台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將在5月20日就任總統。民進黨時隔8年從一直採取兩岸和解路線的國民黨手中奪回政權。大陸為迫使蔡英文政權接受「一中」原則,在進行牽制,但分歧並未彌合,兩岸關係走向不穩定的跡象日趨加強。在5月20日的就職儀式上,蔡英文將如何闡述兩岸政策將成為關注焦點。
對於任何的政治干預,我們都將表達嚴正抗議——已被內定為新政權的行政院發言人的民進黨黨員童振源8日晚間在記者發佈會上加強語氣表示。關於台灣出席世界衛生組織(WHO)大會,大陸方面6日表示這是以一個中國原則為前提的措施。隨後台灣表示了反對。
 |
蔡英文1月在選舉勝利後 |
台灣自從國民黨掌握政權的第二年、即2009年開始,一直用「中華台北」的名義,以觀察員身份參加該大會。但今年的邀請書充滿罕見情況,與往年相比,送達時間明顯更晚,同時附加了強調「一個中國」原則的特別記載事項等。不少觀點認為這是大陸迫使蔡英文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壓力。
3月大陸與過去在外交上承認台灣的非洲西部國家甘比亞建立了邦交。有觀點認為這是在瓦解台灣的友好國家。此外,4月也曾發生糾紛,在布魯塞爾召開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會議上,台灣的代表團被要求離場。
台灣現在只與22個國家具有外交關係。根據大陸的態度,台灣有可能進一步被剝奪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
現在的馬英九政權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以經濟為核心推進了兩岸交流。去年11月,實現了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歷史性會談。另一方面,以台灣年輕人為中心,認為如果依賴不斷加強,將被大陸吞併的警惕感也出現提高。可以説由於大陸經濟減速加上台灣經濟失速,台灣民眾對兩岸政策的不信任導致了政權更疊。
在1月的選舉中,蔡英文提出擺脫對大陸的依賴,取得了大勝。在同時舉行的立法院選舉中,民進黨在113個席位中拿下68席,首次獲得了過半數席位。如果蔡英文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將否定民進黨在黨綱中提出的獨立理念,同時有可能違背期待調整兩岸關係的選民的意願。
蔡英文屬於現實派,承認大陸在安全保障和經濟層面的重要性,提出維持兩岸穩定的現狀,在總統選舉中取得勝利的當晚,便表示任何壓力都將破壞兩岸的穩定,呼籲實現和解。不過,隨著大陸方面的壓力,蔡英文正在面對超出想像的嚴峻現實。
「是繼續堅持「九二共識」,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行穩致遠;還是採取迴避、模糊的態度,拒不放棄「台獨」分裂主張,讓兩岸關係重回不安與動盪,是擺在台灣新當選領導人及民進黨面前的一道‘必答題’」,《人民日報》在5日的社論中如此警告。
幾乎沒有觀點認為蔡英文會在5月20日的就任演説中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多數觀點認為,將在表述上,比如尊重在這一原則下推進的兩岸交流的歷史等向大陸顯示姿態,以呼籲實現和解。不過,沒有跡象表明大陸方面接受這樣的戰略,兩岸關係進一步冷卻的風險正在加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伊原健作 台北、山田周平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