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中國前勞工等起訴三菱材料經過

中國前勞工等起訴三菱材料經過

2016/06/02

PRINT

 
 

      圍繞二戰時日本企業強行徵用中國勞工的問題,三菱材料6月1日與多半中國前勞工達成了和解協議。下面整理了問題的原委。

      三菱材料的前身等35家日本企業根據當時的日本內閣決議,從1943年中日戰爭時到二戰結束將來自河北、山東等華北地區的約3.9萬人強行徵用到日本勞動。在礦山、建築工地及造船廠等被迫參加嚴酷工作。

       中國前勞工及其遺屬從1995年開始連續在日本提起索賠訴訟。但日本以「根據1972年的《日中聯合聲明》,中國已放棄請求權」為由,在2011年之前多半訴訟被駁回。於是,中國前勞工等將訴訟戰場轉移到了中國,4個團體於2014年2~4月相繼在河北、山東及北京的法院提起訴訟。

       中國前勞工的支援者們異口同聲地表示只是要求日方對嚴重侵犯人權進行道歉和賠償,並沒有接到當局的指示。不過也有證詞提到政府的智囊來核實情況,中國政府對訴訟呈默認態度,這點毋庸置疑。

       隨著審判的推進,根據判決結果,三菱材料有可能被要求支付更多的賠償金。如果審判走向長期化,將對三菱材料在中國市場的形象造成影響,這也是此次和解的原因。由於還將産生調查下落不明的前勞工的費用,預計今後將追加計提準備金。

       由於在二戰時期被強制勞動,南韓5位男性前勞工和4位前女子勤勞挺身隊員和1位勞工遺屬要求三菱重工業支付損害賠償。關於女子挺身隊的案件,南韓高等法院15年6月下達了支付每人1億~1億2千萬韓元的裁決。

      三菱重工業的立場是相關請求權問題因1965年簽署的《日韓請求權協定》而完全解決,關於強徵勞工的訴訟,向相當於最高法院提起上訴,目前正在審理中。關於女子挺身隊的訴訟案件,目前正在辦理向最高法院上訴的手續。南韓最高法院駁回高等法院「日本企業沒有賠償責任」的原判,做出賠償判決的可能性不小。關於三菱材料此次的和解協議,三菱重工業方面表示「不會改變本公司的方針」。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田周平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