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古進行訪問的中國總理李克強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7月15日在烏蘭巴托舉行了約35分鐘的會談。圍繞南海問題,安倍晉三強調基於法律支配地位和平解決紛爭至關重要,要求中國接受不承認中國主張的荷蘭海牙法庭作出的仲裁裁決。李克強則表示:日方作為非當事國,應謹言慎行,不要炒作和介入。
 |
中國總理李克強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5日在烏蘭巴托舉行會談前握手 |
這是自去年11月在首爾會談以來,中日兩國總理再次舉行會談。同時是仲裁法庭作出否定中國在南海主權的裁決後中日兩國領導人首次舉行會談。據日本政府高官透露,安倍晉三對中國南海戰略表示了擔憂,表達了「仲裁庭作出的裁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國應遵從判決」的一貫立場。同時對於中國在東海周邊的活動以及持續單方面推進東海氣田開發表達了擔憂。
另一方面,新華社(英語版)報導稱,李克強總理在會談中表示在南海問題上,中方的立場完全符合國際法,符合《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日方作為非當事國,應謹言慎行,不要炒作和介入。中國政府明確表示不接受仲裁裁決的立場,在會談中似乎也未能彌合分歧。一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稱:「雙方都説了該説的」。
在會談一開始,李克強總理一邊指著爭相佔位的攝影記者一邊開玩笑説,兩國關係能否維持改善勢頭非常受關注,從這些媒體人也能看出有多麼備受關注。
李克強在與安倍握手時表情親切,並表示歡迎安倍首相在G20峰會時訪華。會談結束分開時,李克強和安倍紛紛表示,通過坦率地交換意見,深化了相互信賴關係。
據相關人士介紹,中日外交當局直至會談前一天的7月14日深夜,一直在烏蘭巴托就會談進行調整。據稱,對此次會談會在多大程度上提及中國在南海等海洋進出的問題,中方始終保持警惕。不過,態度並沒有像2015年11月以後取消會談那樣強硬,雙方還努力就英國脫歐後應對全球經濟等達成一致。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地曳航也、永井央紀 烏蘭巴托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