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溫室氣體的2大排放國中國和美國同時批准2020年之後的全球變暖對策《巴黎協定》,該協定向生效邁近了一大步。將該協定作為政權遺産、力爭促使該協定年內生效的美國總統歐巴馬與希望獲得中美合作這一成果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達成統一步調。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杭州舉行的《巴黎協定》批准文書交存儀式上(kyodo) |
僅中美兩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就佔全球總排放量的4成左右。巴黎協定生效的前提條件是締約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總排放量的55%以上,要使協定儘早生效,中美的批准不可或缺。印度等國對於年內批准持積極態度,日本也力爭儘早批准。
歐巴馬之所以加緊促成《巴黎協定》生效,是因為其任期將於2017年1月結束,歐巴馬希望將《巴黎協定》打造為其政權的歷史性成果。在此基礎上,還為了避免下一任美國總統拒絕批准該協定。
在美國批准國際條約通常須獲得議會的同意,但是像《巴黎協定》之類的協定,只要滿足一定的條件,總統便有權批准通過。如果政權出現更疊,新任總統則可能轉為拒絕批准該協定。實際上,布希前政權在上任後的01年就拒絕批准《京都議定書》。
而《巴黎協定》一旦生效,3年之後才能宣佈退出協定,實際退出該協定還要再過一年。如果能夠在明年1月之前歐巴馬任期內生效,即使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川普成為總統,4年後也將重新迎來總統選舉。
對於中國來説,由於南海問題、網路攻擊和人權等問題與美國的對立出現加深,在此背景下,全球變暖對策成為為數不多的能夠與美國合作的主題。習近平希望通過在二十集團(G20)首腦峰會上與歐巴馬共同呼籲讓《巴黎協定》年內生效,給人以「負責任大國」的印象。
此次的G20峰會中國首次擔任主席國。對於在明年秋季的黨代會上最高領導層將大幅調整的習近平來説,此次峰會是凸顯中國主導國際社會的姿態、提高權威的絕佳場合。在與任期即將結束的歐巴馬之間,難以就南海等問題化解對立,因此只能致力於宣傳能夠合作的領域。
中美兩國為了達成自主減排目標,將在研究開發等領域展開合作。雙方還確認9月下旬至10月在加拿大召開的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上支援引入飛機的溫室氣體排放限制。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合智之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