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的朴槿惠政權因好友「干政」而被動搖。南韓總統制的特點是擁有極大的許可權,歷代政權總是醜聞不斷。
南韓總統的特點是人民直接選舉,選出的國家元首也兼任行政機構的首腦。比如,南韓總統針對國會擁有預算案提出權和法案否決權。利用對公務員和大法院院長(最高法院長官)等的任命權牽制行政和司法,對軍隊也擁有國家軍隊統帥權。從條約的簽訂和審批、宣戰權、憲法修訂提案權到頒布戒嚴令等,權力非常強大。
據稱,南韓總統對政府、軍隊及政府所屬企業等合計約7千人的高管級人事任命具有影響力,總統的同鄉被認為在組織中更容易受到提拔。對南韓總統來説,人事是權力之源。
南韓總統秘書室長(內閣成員級)和首席秘書官(副部長級)等10人的辦公室距離總統辦公室所在的建築約500米遠,甚至有時還會坐車走這段路。這與官房長官能輕鬆進出首相辦公室的日本不同。而且朴槿惠總統較之於面對面交流更喜歡書面報告,有事的話打手機的情況比較多。
由於南韓的權力集中於總統,總統的親屬和親信也容易掌握權利。例如,前總統全斗煥的胞弟因貪污公款和逃稅、前總統金泳三的次子因受賄被逮捕。在李明博前政權下,擔任國會議員的胞兄被判受賄。在朴槿惠政權下,曾爆出過一男子謊稱獲得朴槿惠親信的引薦而進入大企業,被該公司辭退後,又試圖以同樣的手段進入其他企業的新聞。無一不是利用總統的威信謀取私利。
朴槿惠一直給人以「清廉領導人」的形象。但在擁有「冰雪公主」、「手冊公主」等美譽的同時,也遭到了「只顧自己」等批評。另一方面,年輕時期父母相繼遇刺身亡的朴槿惠對待親人也十分嚴厲,甚至不允許弟弟和妹妹進入總統府官邸。正因為如此,對於允許好友收閱青瓦臺內部資料和干政,南韓人民尤為失望。
南韓也想過分散總統權力的方法。朴槿惠在10月24日的國會演講中提出修改憲法,提出將總統許可權限於外交和國防,經濟等內政交由國會選出的總理處理,此外還提出從總統制改變為議院內閣制。對於修改憲法,在南韓人民和在野黨中也是贊成聲居多,是朴槿惠維持向心力的殺手劍,但是由於朴槿惠此次深陷醜聞漩渦,因此修憲動議一提出就遭遇挫折。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峯岸博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