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交易外交」的去向
2017/01/17
即將於1月20日就任美國下任總統的川普的外交姿態逐漸變得鮮明起來。在1月16日接受英國《泰晤士報》的採訪時,川普表示支援英國脫離歐盟(EU),並對德國提出批評。同時還提及如果以解除對俄制裁為交換條件,有可能與俄羅斯就削減核武器達成協定。在各個方面顯示出否定歐巴馬外交的趨勢。不過,這也恐怕只是川普重視與對象國之間的「交易」,一時興起而發表的言論。
「脫歐將是一個偉大壯舉」,川普面對《泰晤士報》的採訪,對英國在2016年6月的全民公投中作出的決定表示讚賞。
向川普提問的是英國前司法大臣戈夫(Michael Gove)。戈夫是曾參選英國保守黨黨魁的意志堅強的脫歐派。此次,戈夫與德國《圖片報》聯合對川普進行了採訪、刊登於英國《泰晤士報》的報導稱,圍繞「反歐盟」問題,川普與戈夫在很多意見上表現出一致。
川普就英國脫歐後的美英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表示,「會快速而恰當地實施」。表明了就任總統後將立即與英國首相特蕾莎·梅舉行會談的意向。
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歐巴馬曾表示「英國排在談判隊列的後面」,提到了推遲與英國實施雙邊談判的可能性,並對英國國內的脫歐派發出了警告。而川普的態度則與其迥然不同。
包括被提名為國務卿的埃克森美孚前首席執行官(CEO)雷克斯·蒂勒森在內的川普新政權的部長候選人在美國上議院聽證會上均表示將延續現政權的外交框架,做出了謹慎的發言。而川普自身卻自己推翻了這一點。針對歐巴馬定位為政治遺産的限制伊朗核開發的協議,川普也再次嚴厲地批評稱,「不滿意。這是歷史上最差的交易」,暗示了撕毀協議的可能性。
對於歐盟的懷疑視線始終貫穿于川普的言論之中。川普根據在愛爾蘭開發房地産時受阻的經歷,列舉了繁雜的歐盟規定存在的問題,斷言「其他國家也會脫歐」。而且稱歐盟是「為德國設置的交通工具」,批評説政治框架只對德國有利。
川普還把批評矛頭指向了德國總理梅克爾,對其推行的接收難民的寬容政策進行了批評,稱「不管非法入境者從哪來,都一概接收。這是一種毀滅性的錯誤」。據德國《圖片報》報道,川普還威脅説,如果德國寶馬向美國出口在墨西哥生産的汽車,就要徵收高達35%的關稅。
對此,梅克爾在1月16日的記者會上反駁稱「歐洲的命運由我們自己決定」,但也補充道「我們等待(川普)總統的就任,並將在各個領域同他開展工作」。寶馬也在同一天針對川普的發言回應稱「(在墨西哥的生産)面向的全市市場,也是對德國和中國現有工廠的補充」,解釋稱並不是打算轉移美國的生産。
不過,這些合情合理的反論是否真的能説服川普仍是疑問。
川普還表示,就任總統後打算繼續使用從選舉期間開始使用的推特。此前,川普在推特上暗示將把「一個中國」政策當做對華談判的材料,因此而招致了中方的強烈反應。來自超級大國領導者的單方面言論今後也可能成為引發世界不安的因素。
日本經濟新聞(日經中文網)華盛頓 鳳山太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