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核導威脅步入新階段?
2017/07/05
朝鮮國防科學院7月4日宣佈,洲際彈道導彈(ICBM)「火星14」的發射試驗取得成功。朝鮮希望通過炫耀將美國本土納入射程的導彈技術,尋求促使美國撤回敵視政策及通過直接談判確保金正恩體制的存續。如果洲際彈道導彈發射試驗的成功屬實,朝鮮的核子試驗與導彈威脅將進入新階段。
![]() |
朝鮮中央電視臺4日播放的「火星14」發射試驗的畫面(kyodo) |
朝鮮中央電視臺同一日下午3點(中國時間下午2點半)以「特別重大報道」的形式進行了報道。報導稱,金正恩委員長3日下令實施發射試驗。金正恩親臨現場,導彈于4日上午9時發射。南韓軍方消息顯示,導彈從平安北道的方峴附近發射。
據稱,此次導彈飛行的最大高度達到2802公里,飛行距離為933公里,飛行約39分鐘。日本政府透露,導彈落入日本的專屬經濟區(EEZ)。利用與以往相比以更高高度發射的「高飛軌道(Lofted Trajectory)」發射,朝鮮聲稱「準確打擊」了日本海上的目標水域。
南韓的專家分析認為,按通常情況發射的話,射程可達8000公里左右。也就是説,單從距離計算可實現打擊西雅圖等美國西海岸的城市。
朝鮮在4日的報道中稱,「(朝鮮)作為擁有最強洲際彈道導彈的堂堂的核強國,將從根本上終結美國的核戰爭威脅和恐嚇」,點明美國,強調了試驗成功的意義。不過,在朝鮮發射導彈之後,美軍宣佈「是中程彈道導彈」,仍未斷定是洲際彈道導彈。此外,南韓軍隊聯合參謀本部承認,與朝鮮5月14日進行發射試驗的中遠端彈道導彈「火星12」相比,射程有所增加,但仍表示「是否像(朝鮮)主張的那樣屬於洲際彈道導彈,美韓情報當局正在分析」。
![]() |
俄羅斯國防部4日根據軍方防衛系統追蹤導彈的數據,透露見解稱朝鮮發射的導彈並非洲際彈道導彈,而是中程彈道導彈。
朝鮮的意圖是,以可打擊美國本土的核導彈為王牌,迫使美國承認自身是「核保有國」,將美國拉到談判桌前。不過,美國川普政府也將行使武力作為選項,將施加「最大壓力」。對於美國來説,「紅線(不可跨越的一線)」是可打擊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導彈開發和新的核子試驗。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日在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丁舉行了會談,發表了有關朝鮮問題的聯合聲明。聲明譴責了朝鮮的導彈試驗,同時指出,「雙方反對任何導致緊張和加劇矛盾的言行,呼籲有關國家保持克制,避免挑釁行動和好戰言論,體現無條件對話意願,共同為緩和緊張局勢作出積極努力」。對美國的武力行使進行了牽制,敦促通過對話和平解決問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鈴木壯太郎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