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踩了「紅線」的美國要有什麼行動?
2017/07/06
美國時間7月4日,美國川普政府認定朝鮮前一天發射的導彈為洲際彈道導彈(ICBM)。由於發射洲際導彈被認為是美國的「紅線」,此前顯示出有行使武力意向的川普政府將被迫採取新的應對措施。是選擇強硬還是對話?
外交努力白忙一場
7月5日,川普在出發去德國漢堡參加G20首腦峰會之前,就朝鮮問題對媒體表示:「我們會妥善處理」。在G20峰會期間,川普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丁分別舉行會談,呼籲各國對朝鮮問題做出應對。
![]() |
|
「要想結束威脅需要全球都行動起來」,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在4日發表的聲明中呼籲。美國在7月5日(北京時間6日)的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上將探尋追加制裁的可能性,在G20峰會上也計劃呼籲各國一致加強施壓。短期來看,美國繼續進行壓力外交的可能性比較大。
但現實不容客觀。美國希望中國對朝鮮發揮影響力,但中國反而與俄羅斯聯手牽制美國,美國的壓力外交很有可能白忙一場。
因此,包括中俄等在內,可能會出現相關國家試圖以對話打開局面的動向。但美國將無核化作為對話的前提,而朝鮮聲稱「不要把核導問題放到談判桌上」,拒絕了以無核化為前提的磋商。假設有關各國與朝鮮實現了對話,但可能也只是在浪費時間。
加強軍事威懾
施壓和對話都未發揮作用,美國也有可能以軍事力量為背景進一步加強強硬姿態。實際上,美國政府內部出現了再次向朝鮮半島周邊派遣航母戰鬥群的提議。7月4日,美韓兩軍在南韓東部實施了彈道導彈發射演習,威懾了朝鮮。
![]() |
但是,朝鮮把核武裝定位為國家路線,否定了棄核選項。北韓大學院大學教授金東葉認為:「為實現核保有國的目標,朝鮮正按計劃推進技術開發」。
核武器開發與提高金正恩威望有著密切關係。無論美國怎樣威脅,朝鮮不停止發射導彈和進行新的核實驗的可能性非常大,威脅與挑釁仍將不斷上演。
日本被排在外的美朝交易
目前,美國認為此次的「洲際彈道導彈」具備將阿拉斯迦納入射程的能力。另一方面,美國分析首都華盛頓和紐約還在射程外,有西方外交人士擔心地表示:「川普政府有可能在此階段與朝鮮做交易,離棄核越來越遠」。
外交主導權被朝鮮掌握,美國打算不顧一切與朝鮮做交易。如果朝鮮同意暫停核導開發等,條件是美國在事實上承認其為「核保有國」,那麼即使能確保美國當前的安全,東北亞的不安局勢仍會持續。
南韓總統文在寅主張,如果朝鮮停止挑釁,就可以開始南北對話。美國可能拋開日本,與朝鮮就「凍結」核開發達成和解。如果朝鮮成為「核保有國」,全球的安保環境的前提將發生巨大變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華盛頓 永澤毅、首爾 峯岸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