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勒森東南亞之行缺乏實質性成果
2017/08/10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8月9日結束了對菲律賓等東南亞3國的訪問。此次出訪的目的是團結東盟各國共同構築對朝包圍網和阻止中國在南海的活動,但最終缺乏實質性成果。從中可以看出川普政府相對於多邊框架更重視雙邊磋商的姿態,美國是否繼續介入亞洲事務被打上問號。
蒂勒森此次出訪的首要目標是構築對朝包圍網。在8月7日的東盟地區論壇(ARF)部長會議上,大部分與會國家均對朝鮮推進核導開發提出批評。此外,東盟還發出了譴責朝鮮的特別聲明。蒂勒森8日前往曼谷,與泰國臨時總理巴育舉行會談。為加強對朝施壓,要求泰國取締朝鮮的幌子公司等。
朝鮮在馬來西亞等東盟各國利用幌子公司出口軍事裝備,賺取用於核導開發的外匯。蒂勒森希望堵上這樣的制裁漏洞。
不過美國與東盟在朝鮮問題上的溫度差也顯現出來。8月7日,針對美國提出東盟地區論壇應排除朝鮮的要求,會場出現了「朝鮮問題需要通過對話來解決。應當在排除(朝鮮)之外另尋解決途徑」的聲音。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永澤毅 馬尼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