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朝鮮洲際導彈引擎技術到底來自哪國?

朝鮮洲際導彈引擎技術到底來自哪國?

2017/08/17

PRINT

朝鮮觀察

  日前有觀點指出,朝鮮洲際彈道導彈(ICBM)開發中可能使用了前蘇聯引擎,俄羅斯與烏克蘭就此打起了口水仗。雙方均聲稱導彈引擎來自對方。儘管兩國均試圖規避己方責任,但國際社會對兩國因對立而導致的軍事技術外流越來越擔心。

  

朝鮮《勞動新聞》刊登的「火星14」發射試驗照片(KYODO)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的導彈專家8月14日指出,朝鮮最近發射的導彈採用了前蘇聯液體燃料引擎「RD250」的改進型。專家發表分析稱,朝鮮有可能通過黑市從烏克蘭東部第聶伯羅(Dnipro)的國有企業「南方機械製造廠(Yuzhmash)」等獲得引擎。  

 

  烏克蘭太空總署代理署長芮德成科(音譯)15日承認,南方機械製造廠在2001年之前曾生産RD250。但其解釋稱這些引擎均供應給俄羅斯用於航太火箭。芮德成科表示,俄羅斯「可以隨意向任何方面提供」RD250引擎及設計圖。

  

  芮德成科同時還主張,只有俄羅斯和中國擁有用於引擎的火箭燃料製造技術,強調俄羅斯有可能是流出的源頭。此外,烏克蘭防衛當局也發表評論否認向朝鮮提供引擎。

 

  另一方面,俄羅斯主管航太和國防工業的副總理羅戈津(Dmitry Rogozin)15日表示,朝鮮要倣造火箭引擎烏克蘭專家的協助不可或缺。表示責任在於烏克蘭未能防止引擎經由黑市流出。

 

  俄羅斯知名網路媒體的軍事評論家米哈伊爾·霍達廖諾克(音譯)指出,生産導彈需要包括政府在內的全面技術合作體制。霍達廖諾克表示,「技術外流並非南方機械製造廠的私自行為,應該有(烏克蘭)政府高層參與」。

 

  由於2014年春季親歐美派通過政變奪取烏克蘭政權,以及俄羅斯單方面吞併克里米亞半島,俄烏兩國關係迅速惡化。因難以獲得主要客戶俄羅斯的訂單,南方機械製造廠陷入經營困境。該廠在前蘇聯時代就因生産洲際彈道導彈而全球聞名。

 

  南方機械製造廠的一位技術人員2015年春季對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表示,在持續拿不到工資的背景下,「有能力的專家紛紛跑到國外,還帶走了部分設備和資料」。有西方外交人士指出,「2014~2015年朝鮮特工在烏克蘭的活動非常活躍」。

  

   朝鮮在最近2年左右裏,以超出美國預想的速度提高了導彈技術。難以否定其趁著2014年以來的烏克蘭危機從該國獲得引擎和技術人員的可能性,據稱北約(NATO)對此也越來越擔憂。南方機械製造廠最近為推進經營重建,正在增加來自歐美和亞洲各國的訂單,但或許還需要採取防止技術違規外流的對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田中孝幸 莫斯科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9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6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