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前總理與泰國的去向
2017/08/28
泰國軍政府開始向對立的前總理戴克辛派展開瓦解攻勢。軍政府推出了向戴克辛派所在地盤實施總額680億泰銖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他信的妹妹、前總理穎拉缺席了8月25日的法庭審判,大多數看法認為其已經逃亡到中東的杜拜。隨著前總理的「退場」,預計軍政府今後將加強攻勢。
![]() |
穎拉被認為已經逃亡國外(8月1日、曼谷) |
泰國圍繞前總理的去向的報道不斷。8月27日出版的當地英文報紙《民族報》援引軍政府官員的話報導稱,穎拉可能抵達杜拜,下一步將前往英國。各種消息基本上都認為穎拉經過柬埔寨、新加坡進入杜拜。
戴克辛派的為泰黨內部危機感正在擴大。儘管穎拉並未擔任黨內要職,但作為他信的妹妹,對於為泰黨來説是一個特殊存在。英文報紙《曼谷郵報》8月27日報導稱,該黨幹部一致認為,穎拉逃亡國外將導致支援者叛離。
圍繞穎拉逃亡國外,當地有觀點認為得到了軍政府的幫助。這次離奇逃亡發生在軍政府剛剛動手瓦解戴克辛派之時。
泰國臨時總理巴育8月22日率領閣僚訪問戴克辛派支援者較多的泰國東北部核心城市呵叻。在現場舉行的「遠端內閣會議」上批准了基礎設施投資。以投資約330億泰銖建設高速公路為中心,還進行部分出資建設採用中國技術的高鐵,以及普通鐵路線的高架工程等。從中受益的主要是東北部。
據悉,巴育訪問當地期間看到了該地區的貧困狀況,承諾「會努力解決問題」。《曼谷郵報》在評論文章中這樣總結巴育在當地向人們暗中傳遞的資訊:「(現在是)應該改變的時刻。不能再次選錯人」。旨在恢復民選政府的泰國大選預計將在2018年底實施。評論文章認為,巴育針對大選呼籲民眾與戴克辛派決別。
![]() |
將國家一分為二的政治對立的根源包括巴育也承認的經濟差距。東北地區2013年的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約為7.5萬泰銖,北部約為9.8萬泰銖。在國內7個地區中,排名倒數第一和第二的兩個地區的GRP還不到曼谷首都圈的四分之一。
前總理的判決焦點是事實上的白米收購政策「白米擔保融資制度」等,提出這一承諾的穎拉在2011年的大選中以東北和北部為中心獲得大量議席,取得壓倒性勝利。原因顯然是感覺落後於國家發展的人們對傳統政治統治階層的不滿。
為泰黨的當務之急是拋開穎拉重振黨勢。不過,軍政府和反戴克辛派政黨也必須認真修復社會分裂才有望獲得支援。隨著前總理退出正面舞臺,瞄準大選的攻防戰也將愈演愈烈。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小谷洋司 曼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