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紅線」戰略失效後的對朝劇情推演
2017/09/05
由於朝鮮實施了第6次核子試驗,美國川普政權認為來自朝鮮的威脅進入了新階段,將提高施壓級別。美國不僅暗示將停止與所有與朝鮮有經濟往來的國家之間的貿易,還比以往進一步顯示出了採取軍事行動的可能性。美國試圖通過加強威脅朝鮮及相關國家來打開局面,那今後的朝鮮局勢又將如何發展的?
迫使中國停止對朝石油供應
「正在討論停止與所有與朝鮮有生意往來的國家之間的貿易」,川普9月3日在推特上做出這一宣言,顯示出將盡一切力量加強施壓的方針。
朝鮮的第6次核子試驗一直被認為與發射洲際彈道導彈(ICBM)相並列,是川普政權判斷是否採取軍事行動的依據之一,即「紅線(不得跨越的底線)」。
為確保政策的自由度,美國政府雖然沒有在正式場合明確提及「紅線」的具體內容,但一直期待通過國內外安保專家等的言論,間接地達到阻止朝鮮莽撞行事的效果。不過,通過朝鮮此前的2度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加上此次核子試驗,已明顯表明美國的這一戰略並沒有奏效。
對於川普表示準備停止與朝鮮有經濟關係國家的貿易的發言,其著眼點之一其實在於佔朝鮮貿易量90%的中國。雖然這一做法對美國也會産生很大衝擊,被認為要付諸實施並不現實,但川普不惜亮出要停止中美間貿易的牌,迫使中國對朝鮮實施更進一步的制裁。
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也在福克斯電視臺(FOX)的節目中透露正在研究草案,指出「(我們)要與中國進行合作,但必須斷絕與朝鮮的經濟聯繫」。他同時表示「不會讓希望與朝鮮有貿易關係者與美國進行交易」,暗示出對相關企業實施新的制裁的可能性。
儘管中國對朝鮮實施核子試驗的不滿也在加強,但仍對停止石油供應這一對朝鮮來説非常致命的強力措施持謹慎態度。而川普的發言可以認為正是想迫使中國停止對朝石油供應。
而作為朝鮮所剩無幾的主力出口商品的服裝等,被列入新的制裁對象的可能性也在浮出水面。
軍事打擊的可能性增強?
另一方面,很多觀點認為美國會進一步炫耀軍事力量。8月31日,部署在關島空軍基地的美國B1戰略轟炸機和最先進的隱形戰鬥機F-35首次同時飛臨朝鮮半島。美方還在探討再次向半島周邊派遣航母戰鬥群的方案。
9月3日下午,川普在白宮召集副總統彭斯、國防部長馬蒂斯等涉及到國家安全政策的官員,就軍事上如何應對朝鮮的具體事項進行了逐個探討與求證。 「到時候就知道了」,在被記者問及軍事打擊的可能性時,川普作出了這樣的回答。
如果採取先發制人的方式打擊朝鮮,朝鮮勢必會對日韓兩國實施反擊,因此存在很大難度。這被認為是「現實中不可能採取的選項」(美國前政府高官)。
![]() |
在白宮發表聲明的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3日,華盛頓,reuters-kyodo) |
不過,在與川普結束會談後,美國防長馬蒂斯以往常所沒有的強硬口吻對朝鮮發出警告稱:「對於包括關島在內的美國領土以及同盟國的任何威脅都會招致(來自美國的)大規模、有效的且壓倒性的軍事性應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