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美國「最強制裁」為何最後讓步?

美國「最強制裁」為何最後讓步?

2017/09/12

PRINT

朝鮮觀察

  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最新對朝制裁決議顯示,弱化了納入石油全面禁運的草案內容,對朝鮮原油和石油精煉品出口設置了上限。將對朝鮮石油精煉品出口上限定為200萬桶,將目前對朝鮮的原油供給量定為上限。與切斷朝鮮能源供應的草案相比有所後退。

 

  圍繞美國讓步的原因,存在2種觀點。1種觀點認為,美國更加重視制裁的早日通過,不得不向中俄做出了讓步。

 

  過去的制裁決議一般是以中美為中心,需要進行1個月以上的私下談判,然後根據事前共識通過制裁方案。但從朝鮮第6次核子試驗後的9月4日緊急會議開始,美國此次力爭在1周內達成妥協,談判時間之短實為罕見。有觀點認為,為避免中俄行使否決權,美國在緊要關頭做出了讓步。

 

  另1種觀點是,在提出草案的6日,美國就已經做好了讓步的準備。中俄很難接受可能讓朝鮮陷入明顯混亂的石油全面禁運。此次提出限制朝鮮的石油採購尚屬首次。因此有觀點認為,美國的戰略是在草案中公開拋出高球,在表決制裁決議的最後關頭做出讓步,以此給足中俄面子。

 

  在中俄棄權之際,全部15個理事國中只要9個國家以上贊成即可通過安理會決議。如果中俄行使否決權,國際社會對中俄的批評將加強。美國首先採取了行動。而此前為阻止嚴厲制裁而保持共同步調的中俄姿態出現了微妙的差異。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11日的記者會上表示:「中方贊同聯合國安理會針對朝鮮第六次核子試驗作出進一步的反應、採取必要的舉措」,發出了可被解讀為對制裁強化持積極態度的發言。同時稱「安理會作出的反應和採取的舉措應有助於實現半島無核化、有助於維護半島和平穩定、有助於推動以和平方式政治解決有關問題」,強調了重視對話的一貫立場,但由於美國弱化了石油禁運措施,中國最終同意通過制裁決議。

 

  據官方統計,獲得勞動許可後在俄羅斯工作的朝鮮人超過4萬人,在過去5年裏翻了一番。此外,據稱非法移民很多,俄羅斯一直通過接收朝鮮勞動者來加深與朝鮮的關係。在海參崴和哈巴羅夫斯克等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基礎設施開發一線,朝鮮勞動者甚至成為不可缺少的勞動力。

 

  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對原油和石油産品出口設置上限的修正案獲得了中國的積極回應。而在限制向朝鮮勞動者發放勞動許可等方面,俄羅斯曾強烈反對修正案中禁止接收朝鮮勞動者的條款。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高橋里奈 紐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46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5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