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戰略性讓步
2017/09/13
針對聯合國安理會對朝鮮實施的新一輪制裁決議,美國川普政府優先了「國際社會的團結」,最後向中國和俄羅斯妥協。對美國來説,決議案較最初草案做出巨大讓步,但亮出了對朝鮮生命線石油實施禁運等制裁措施的最後底線,如果朝鮮再有新的挑釁行為,也為進一步加強壓力打下了基礎。這出避免國際社會分裂的苦肉計也證明美國與中俄的合作正迎來極限。
「面對朝鮮危險的違法行為,整個國際社會團結一致」。當地時間9月11日(北京時間9月12日淩晨),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的安理會會議上,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莉強調了與各國合作的意義。擁有否決權的中俄兩國也投了贊成票,全體一致通過了新的制裁決議。
從朝鮮實施第6次核子試驗到此次決議獲得通過只用了約1周時間。從每次大概需要1~2個月時間的最近情況來看,此次的速度異常地快。當初,美國國內出現了分兩個階段應對的方案,即首先限制石油對朝出口,然後再實施全面禁運。目的被認為是先拋出一個高球,再探索中俄讓步的底線,從結果來看,這樣做達到了目的。
如果新的制裁決議沒能順利通過,朝鮮包圍網出現縫隙,可能會讓朝鮮變得更加肆無忌憚。「所有國家都必須徹底履行,此次的措施才能有效」,海莉針對被指是制裁漏洞的中俄這樣強調。
![]() |
「還沒有施加能影響朝鮮存續的真正壓力」,聯合國外交人士指出。加強壓力只是逼迫朝鮮同意對話並放棄核開發的手段。該外交人士認為,此次的制裁還達不到這種效果。美國今後會繼續加強壓力,如果朝鮮再次實施核子試驗及發射洲際彈道導彈(ICBM),將要求國際社會協助實施包括石油禁運在內的強力制裁措施。
不過,對強力制裁態度慎重的中俄兩國的立場再次浮出水面。中國擔心朝鮮發生混亂,不會改變反對石油禁運的態度。而遠東地區等依賴朝鮮勞動者的俄羅斯也不想同意草案中提出的全面禁止雇傭朝鮮勞動者的措施。
作為對中俄兩國的籌碼,美國計劃進一步擴大對涉朝中俄兩國企業和個人的制裁。被稱為「二級制裁」的措施不單單是為了切斷朝鮮核導開發的資金來源,還將迫使中俄兩國向朝鮮發揮影響力。美國財務部長姆欽表示:「想與朝鮮做生意的國家將無法與美國進行貿易」。
美國的壓力路線是與時間的戰鬥。有分析認為,多次實施核子試驗和導彈發射的朝鮮早晩會完成搭載將美國本土納入射程的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面對時間所剩無幾的局面,美國的危機感正在加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華盛頓 永澤毅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