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偷襲」反被「襲」?
2017/10/03
日本於9月28日解散眾議院,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佈解散意向的3天前,自民黨一位高官抱怨稱,「以為是珍珠港,結果走近一看卻有可能是中途島」。
不安的根源是東京都知事
無論是「偷襲珍珠港」還是「中途島海戰」,都是在過去的世界大戰中日本方面發動的偷襲。偷襲珍珠港取得成功後,日本取得了壓倒性勝利,但在中途島海戰中,卻蒙受了損失4艘航母和大量艦載機的嚴重失敗,成為之後走向戰敗的轉捩點。
![]() |
決定解散眾議院的日本首相安倍(左)和成立新政黨的東京都知事小池 |
眾議院的解散在永田町被稱為「首相的專權事項」,也就是説可以根據首相的判斷,在適當時機實施選舉。在28日的臨時國會伊始解散眾議院,本應可以看作是選擇了「執政黨能取勝的時機」的偷襲。但在執政黨內,擔憂的聲音卻像燎原之火那樣愈燃愈兇。
當然,不安的根源在於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
「新政黨的組建是意料之內,但小池擔任黨魁、並與民進黨聯合,卻超出了首相的預料」。一位公明黨議員如此感嘆,表示「要是首相的解散決定推遲1周或許更好」。
作為公明黨的支援母體「創價學會」9月17日為迎接下一屆眾議院選舉而召開會議。而安倍解散眾議院的想法也以此為契機出現擴散。日本各媒體根據這一資訊,16日以後報導稱,28日臨時國會伊始眾議院將被解散。而就在這條新聞發佈約1周後的25日,小池似乎特意瞅準了安倍召開表明將解散的記者會,宣佈組建新政黨並出任黨魁。
不僅如此,在與民進黨合併的構想浮出水面後,小池在27日晚間的日本衛視臺「BS富士」的節目中表示,「此次不知道何時會發生什麼,正在照常推進各種準備工作。作為危機管理的要訣,準備工作將積極推進」,顯示出自信。
超出安倍預期的行動
自民黨高官「儘早解散本應成為在小池的新政黨完成籌備之前的偷襲」,但小池的行動遠遠超出安倍的預期。自民黨前閣僚回顧稱,「直到短短數周前,安倍政權的威脅還是‘若狹新黨’(若狹勝領導的新政黨)」。很多執政黨議員抱有的感覺是,小池的新政黨構想歸根到底只是選舉互助會,即以親信、眾議院議員若狹勝為中心,同時包括一部分民進黨退黨者。然而,如今,正如小池豪言壯語的「(公認候選人)將達到相當規模。可能會是3位數」一般,安倍等將面臨的是與這一個可怕對手的全面爭奪。
「原本就只能説是以安倍為先的解散」,27日晚間,小池在日本放送協會(NHK)節目中語出驚人。對於安倍發動的偷襲,小池迅速作出了回應。據稱小池愛讀的書籍是《失敗的本質》,該書描寫了日本為何會在中途島海戰中失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藤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