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追加制裁朝鮮也是向中國傳遞信號
2017/11/23
作為對朝鮮的追加制裁,美國政府11月21日指定了包括中國企業和企業家在內的14個團體與個人、20艘船舶為新的自主制裁對象。為切斷朝鮮進行核導開發的資金來源,準備在今後2周內階段性地擴大範圍,加強施壓。為了讓中國發揮對朝鮮的影響力,還暗示要對中國的國有銀行進行制裁,中國被迫進行艱難應對。
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在11月21日的聲明中表示,「為孤立朝鮮,我們最大限度地施加經濟壓力的決心不會動搖」。成為制裁對象的企業和個人在美國的資産將被凍結,並且再不能同美國國民進行交易。
在11月20日將朝鮮重新指定為支援恐怖主義國家後,川普表示通過大規模追加制裁,「對朝鮮的制裁將達到最高水準」。並顯露出將以此次為開端,用2周時間階段性地擴大制裁對象的意向。
此次制裁大致上有兩層意義。一是面對國際社會,再次呼籲在最大限度地對朝施壓問題上保持同一步調。
美國財政部當天公佈了關於追加制裁的資料,內容中特意加入了朝鮮在海上偷偷地將石油等裝載貨物從一艘船轉移到另一艘船的證據照片。這是聯合國安理會制裁決議中禁止使用的手段。從中可以看出川普政府絕不允許朝鮮逃避制裁情況發生的堅定意志。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努埃特在11月21日的記者會上介紹説,截止到一個半月前,至少有約20個國家「遣返朝鮮勞動者,或縮小了大使館的規模」。顯示出將壓力最大化的工作正在各國得到切實實施的看法。
另一個意義是向通過供應石油等掌握朝鮮命脈的中國發出信號。美國政府9月份將制裁對象限定為以往涉嫌幫助朝鮮開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企業和個人,現在則可以把在廣泛行業裏與朝鮮進行交易的個人和企業指定為制裁對象。
基於這一點,此次制裁對象中加入了一直與朝鮮進行商業往來的4家中國企業及中國企業家。川普總統11月上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討論了朝鮮問題,在此基礎上可以説再次敦促中國對朝鮮採取強硬措施。
努埃特在發言中表示「我們與中國保持著良好關係,不會由於(將中國企業作為制裁對象)這一點而改變」。雖説如此,川普政府在今後2周裏還可以視中國的反應將制裁對象擴大到中國的國有銀行。
如果將中國的國有銀行指定為制裁對象,必將對中國經濟産生嚴重不良影響。另一方面,如果真的將中國國有銀行列為制裁對象,還將嚴重打擊中美兩國的經濟關係,不可避免地影響到進入中國的美國企業。正因為如此,也有觀點認為 「對國有銀行的制裁可能只是虛晃一槍,無法實際執行」(歐洲外交人士)。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永澤毅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