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宣稱「完成核武大業」的用意
2017/11/30
朝鮮中央電視臺在11月29日下午的「重大報道」中宣佈,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28日指示並視察了火星15發射試驗。在發射成功後,金正恩表示,「我們完成了國家核武的歷史性大業,實現了火箭(導彈)強國目標」。那麼,宣稱「完成核武建設」的金正恩又意圖何在?
![]() |
朝鮮民眾在平壤車站前觀看朝鮮中央電視臺的「重大報道」(11月29日,KYODO) |
南韓情報機構國家情報院11月29日向國會情報委員會提交報告稱,此次的導彈發射顯示出朝鮮具備攻擊美國本土的能力。金正恩希望作為(對美國)構成直接威脅的「核保有國」與美國談判,以實施核和導彈裁軍換取美國承認其體制。最終實現駐韓美軍撤出朝鮮半島。
金正恩此前就曾表示,「我們的最終目標是達到與美國實力均衡,讓美國執政者不敢動輒就探討對朝鮮使用軍事選項」。朝鮮外交部也強調「我國的立場是希望達到與美國實力均衡,守護自主權和生存權」。
開發射程覆蓋美國本土的遠端導彈是金氏家族祖孫三代的夙願。要實戰部署洲際彈道導彈,必須掌握彈頭重返大氣層技術。雖然朝鮮是否掌握這一技術尚存疑慮,但開發出將美國首都華盛頓納入射程的洲際彈道導彈也能夠讓美國感受到核威脅。
此外,發射導彈還意在確立金正恩的權威。金正恩在2017年1月1日發表新年賀詞時表示,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準備進入最終階段」。在2018年的新年賀詞中,有可能將「完成核武力建設」作為金正恩時代的最大功績進行誇耀。
聯合國安理會9月的制裁決議將朝鮮9成出口納入制裁對象,這對朝鮮經濟構成打擊,百姓中的不滿聲出現增強。此外,還出現了朝鮮人民軍精英的前線士兵逃亡南韓的事件,金正恩似乎希望借此強化對國內的統治。
一方面,金正恩對川普政權保持強硬姿態。另一方面,擱置了在太平洋上引爆氫彈的實驗和向關島海域發射導彈等挑釁,因為這些挑釁行為可能招致美國的軍事介入。
朝鮮向美國投石問路。如果川普政權不予理睬,朝鮮可能實施第7次核子試驗或者以普通角度發射洲際彈道導彈等追加挑釁。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峯岸博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經亞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瓊斯指數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時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綜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數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紐約黃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