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安保上與日美保持距離
2017/12/08
印度在印度洋上空和海洋增強軍備的舉動被視作是日美澳印四國為牽制中國而倡導的「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的一環。不過,各國圍繞地區安全保障的立場還存在一些微妙差異。
日美澳印的外交負責人於11月12日在馬尼拉舉行了會談,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航行自由和海洋安全保障方面尋求合作。這是四國時隔10年再次探索安保合作, 舉行此類會談。
印度尼赫魯大學教授Srikanth Condapalli分析了各國會談後的聲明,指出日美澳在法律秩序及核不擴散等印度洋太平洋戰略相關的9個主要項目上幾乎全部達成一致。但印度避免談及海洋安保等3個項目,可見意見存在分歧。
此次,印度在圍繞試射成功的超音速巡航導彈「布羅慕斯」的安保政策方面,與美國之間的協調未取得進展。據悉,印度希望在印度洋東端的海洋安保上與越南合作,正計劃向越南出售布羅慕斯。而美國「無法容忍有損美國主導的地區安保的出售計劃」(Srikanth Condapalli)。
印度對內傾趨勢加強的美國川普政權也存在強烈的不信任感。雖然表面上與美國步調一致,例如參與四國框架等,但據分析印度的安保外交將優先推行軍備擴充後的自主「印度洋戰略」,僅在其延長線上參與印度洋太平洋戰略。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黑沼勇史 新德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