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安保理由」危機四伏
2018/03/14
美國川普政府正在加強對企業活動的干預。繼對鋼鐵和鋁的進口限制之後,3月12日簽發了叫停半導體巨頭博通(Broadcom)收購同行高通的命令。在擔心敗給競爭對手中國企業的危機感之下,美國以安全保障為由顯示出強硬姿態。不過,保護國內企業等效果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充滿不確定性。
「對於針對高通的敵意收購導致的空隙,中國試圖迅速填補的可能性很高」,美國外國在美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顯露出對中國的抵制,對博通的收購提出了異議。川普也重視該機構的審查結果,決定叫停收購。
美國政府將博通與華為的關係視為問題。華為向中國和歐洲市場大量銷售低價通信設備,據稱與博通具有密切關係。另一方面,高通是智慧手機等通信設備用半導體的巨頭。高通是技術型企業,如果被博通收購,相當於美國通信的「大腦」的技術有可能洩漏給中國。
察覺到這一點之後,博通也採取了行動。博通宣佈收購之際將總部從新加坡遷至美國。據部分媒體報道,在12日晚間川普做出決定的數小時前,博通首席執行官(CEO)陳福英(Hock Tan)為消除美國在安保方面的擔憂,拜訪了美國國防部。但是,這些努力似乎全都無果而終。
在美國,對中國技術發展的警惕感正在加強。在上台1年多以來,川普政府叫停的海外企業對美國企業的收購案中,高通是第10起。在其他9起中,8起的買家是中國企業。
此外,鋼鐵和鋁進口限制的目標也是中國。美國鋼鐵公司和紐柯鋼鐵公司等美國鋼鐵巨頭多次批評稱,中國企業的行為相當於傾銷。川普政府指出,「進口增加構成安保方面的威脅」。和此次相同,為了在經濟上敲打中國,將安全作為了藉口。
在美國,無論是政府還是國會,都在出台針對中國的對抗舉措。美國之所以大肆利用「安保」理由,是因為更容易獲得國民的支援。在2018年秋季的中期選舉來臨之前,川普政府今後仍可能將「對華」和「安保」作為藉口,採取強硬政策。
不過,以安全保障為由保護企業也伴隨著風險。
博通在得知總統的命令後發佈聲明稱,「對於收購構成安保風險的認識,完全無法同意」。搬出「安全」理由強行干預的事態對很多企業構成衝擊。日本企業也有觀點認為,「今後投資美國人工智慧和半導體企業將變得困難」。海外資金流向美國技術的趨勢有可能陷入停滯。
川普政府於1月決定,對從海外進口的光伏電池面板等太陽能設備徵收最多30%的關稅。雖然意在保護國內企業,但美國企業的一部分已屬於中國和法國資本的旗下。美國能為國內就業和經濟爭取到多少好處顯得有些微妙。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鳳山太成 佐藤浩實 杉本貴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