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在日「半島人」眼中的南北首腦會談

在日「半島人」眼中的南北首腦會談

2018/04/28

PRINT

  在日本生活的南韓和朝鮮人也在關注4月27日的韓朝首腦會談。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跨越軍事分界線走到南韓一側,南韓總統文在寅也面帶笑容迎接。飽嘗歷史和政治艱辛的在日南韓和朝鮮人也期待祖國的和解取得進展。

 

人們觀看南北首腦會談的電視轉播(4月27日上午,大阪市北區的大阪南韓文化院)

 

  「希望這次會談能成為祖國統一的契機,有生之年能看到三八線消失的日子」,86歲的申英愛居住在東京都三鷹市,是「在日半島人」的第2代。

 

  在日本統治時期,她的父親在日本找到工作,一家人搬到了福岡縣。和父母親一起,在有7個兄弟姐妹的家庭中長大。1945年,朝鮮半島擺脫了日本的統治,但祖國卻分裂為南北。1950年爆發的朝鮮戰爭至今仍處於「停戰狀態」。

 

  母親和5個兄弟因1950年代開始的「遣返計劃」回到朝鮮。母親1979年突然去世。申英愛當時正在計劃第一次去朝鮮。弟弟和妹妹至今仍生活在朝鮮,但日本和朝鮮未建交,家人之間要見一面並不容易。

 

  「半島因為‘南北’經常出現對峙。同一個民族卻一直被政治所擺布,太遺憾了」,申英愛看到南北首腦會談時抱著如此心情。

 

  戰後留在日本的朝鮮半島人建立了在日本朝鮮人總聯合會(簡稱總聯)、以及在日本大韓民國民團(簡稱民團)這2個民族團體。祖國相同的人們因為支援南韓還是支援朝鮮分為了2個組織。

 

  申英愛喜愛書畫,在日本建立了不分國籍、只要祖先在朝鮮半島的人都能參加的書法團體。但據説她經歷了很多次與南北關係相關的爭論。

 

  「我們要一起活到祖國統一的那天」,曾經的夥伴都日趨高齡,一個一個的離開人世。「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思念父母和祖國。雖然身在日本,但每天都從心底為祖國的和平與穩定祈禱」。

 

  京都市的金希珠(19歲)是在日第4代朝鮮半島人。她生於日本,從幼兒園到中學都就讀於朝鮮學校。曾經有人開著宣傳車衝到學校,發表仇恨性言論,金希珠從小經歷了很多次來自日本人的歧視。

 

  通過學校的交流活動,金希珠第一次去朝鮮是在初中一年級。看到朝鮮的街頭和人們的服裝後,她感嘆:「日本是多麼和平富裕的國家」。

 

  但是,朝鮮的學生卻擔憂地對她説:「日本的生活很不容易吧。不要怕歧視,加油啊」。

 

  朝鮮政府經常發表極端言論。金希珠有時會遭到批評,為在日本出生和成長的身份認同感到苦惱,但她認為「祖國的人們確實很重感情,能體諒人,同一個民族肯定能手拉手」。

 

  金希珠喜歡音樂,在高中畢業後一邊在服裝店工作,一邊參演音樂劇。2017年參加了日韓的聯合公演。金希珠表示,「我們超越了國家和文化,心已經合二為一。希望有一天與南韓人、朝鮮人分享共同的感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4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