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哈迪叫停高鐵計劃 影響涉及中國
2018/05/29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迪5月28日宣佈終止連接該國和新加坡的高速鐵路計劃(以下簡稱:新馬高鐵計劃)。由於重視財政重建,今後將與新加坡政府協商計劃終止導致的違約金等條件。自1957年獨立以來首次發生政權更疊的馬來西亞政局的影響已經波及到中日展開激烈競爭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
![]() |
叫停新馬高鐵計劃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迪(AP) |
馬哈迪在28日的記者會上,針對終止新馬高鐵計劃一事明確表示,「這是最終決定」。對於理由解釋稱,「只會耗費鉅額資金,不會帶來好處」,解釋稱今後將與新加坡政府協商高達5億林吉特(約合人民幣8.2億元)的違約金支付等問題。
新馬高鐵設想以90分鐘連接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和新加坡,總距離約350公里。由納吉布前政權推進,預計總投資超過約200億新元(約合人民幣956億元)。力爭2026年開通,招標程式已經啟動。中日和歐洲企業等希望獲得負責車輛和線路建設的核心業務訂單,並展開了激烈競爭。
![]() |
馬哈迪剛剛就任馬來西亞總理就提出了調整高速鐵路等前政權規劃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方針。通過新政權的詳細調查,國家債務額達到1萬億林吉特以上,大幅超過此前公佈數值的情況浮出水面。在決定取消屬於穩定財源的消費稅的背景下,財政支出的削減成為當務之急,新政權認為不得不叫停高鐵計劃。
另外,針對已開工建設的東海岸鐵路,馬哈迪也打算調整建設條件。這個項目有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參與,被認為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積極推動的項目。新政權希望通過終止和調整2個大型項目來促進財政支出的削減,以推進財政健全化。
不過,高速鐵路建設具有增加就業、促進周邊開發的積極作用。如果與新加坡的人員和貨物流動變得活躍,跨境經濟圈的發展也值得期待。隨著建設終止,短期來看能夠抑制財政支出,另一方面,將失去中長期的經濟拉動效果。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野貴司 新加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