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南韓總統李明博登上竹島(南韓稱:獨島)一事,南韓內部在支援的同時,也有觀點對這一舉動的時機和外交戰略提出了批評和質疑。竹島是「本國領土」的主張在南韓沒有絲毫爭議。但也有人指出李明博的這一行為會給國際社會留下竹島屬爭議地區的印象,與日本關係惡化還會給針對朝鮮的「國際包圍圈」及經濟合作造成負面影響。
8月13日的《韓民族日報》對李明博訪問竹島做出斷言稱「從外交角度來看,李明博失去了冷靜」,並稱在總統任期還剩6個月的情況下,導致韓日關係惡化並且無望緩和,「給下任政府留下了負擔」。當天出版的《京鄉新聞》也提出批評,「任期末的政治小算盤將導致外交上的損失」。
竹島屬自國領土這一點在南韓沒有任何爭議。針對李明博訪問竹島,多數人認為「去我們國家的領土是理所當然的」。南韓調查機構Realmeter在8月13日發表的輿論調查結果顯示,對李明博訪問竹島給予肯定的佔66.8%,而持否定態度的只佔18.4%。
但平時就明顯與李明博政府唱反調的媒體則從訪問竹島的時機和外交上的得失等角度考慮,對行事戰略與方式提出了質疑。
《南韓日報》引用政府人士的話介紹説,「韓日兩國在領土問題上達成了一種默契,就是不要過度刺激對方」。該人士表示,由於此次訪問,日本政府開始考慮將竹島主權問題提交國際法院,「因此國際社會有可能將獨島視為爭議地區」,從而對李明博的舉動表示了懷疑。
親近李明博政府的保守派媒體也不是一面倒地支援。關於南韓政府決定停止在竹島近海建設綜合海洋科學基地及推遲預定本月中旬舉行的竹島防衛訓練,被南韓的《文化日報》批評為「朝令夕改」。南韓的《中央日報》也認為「在朝鮮的變革期,更需要提高安保方面的合作」,擔心韓日關係惡化可能會波及到安全保障與經濟等廣泛領域。
日本的態度越強硬,包括反對李明博政府的勢力在內就會越團結反對日本。一位熟悉日本的南韓外交專家指出,「韓日兩國要考慮到出口戰略,應避免相互刺激」。
(島谷英明 首爾報道)
相關報道:
李明博使出「殺手劍」
李明博登竹島 日韓關係或長期冷卻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