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或影響日本外交

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或影響日本外交

2018/12/26

PRINT

      日本政府12月26日正式宣佈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IWC中不允許以商業目的捕鯨的成員國超過一半,日本力爭通過退出該框架來重啟商業捕鯨。但是,作為七大工業國(G7)之一的日本退出國際合作框架的情況十分少見。正因為日本在貿易層面重視多邊談判,來自各國的批評聲恐出現升溫。

  

      日本於1951年加入IWC,曾一直以商業目的實施捕鯨。但是,對於曾經存在的為了獲得鯨油而濫捕鯨魚的行為,歐美的環保意識提高,IWC於1982年決定暫時停止商業捕鯨。日本從1988年4月起中止了商業捕鯨活動。

   

     為什麼日本要在捕鯨活動中斷了30年後退出IWC呢?2018年9月的IWC大會成為轉捩點。

    

      在巴西召開的這屆大會上,日本提議部分重啟商業捕鯨以及放寬在IWC可獲通過的條件。但是該提案遭到澳大利亞等反捕鯨國的強烈反對,最終以41票反對、27票贊成遭到否決。在「反對重啟商業捕鯨的立場不變」(紐西蘭)的原則前,日本認為「不得不詳查一切選項」(谷合正明副大臣)。

   

  如果科學依據正當,也可以説捕鯨國與反捕鯨國之間的爭執是源於飲食文化上的差異。在日本支援捕鯨的政治家強調的也是文化層面。

  

      一方面,捕鯨産業已被逼入絕境。即使是IWC監管之外的小型捕鯨,日本也只有6名從業者使用5艘船在開展捕鯨活動。不重啟商業捕鯨的話,捕鯨産業難有未來。

  

      IWC現有89個成員國。據日本水産廳稱,加拿大和希臘等合計20個國家曾先後退出IWC。現有成員國中,與日本對立的反捕鯨國有48個,還有41國允許捕鯨。退出IWC不會導致日本在世界上陷入孤立。

  

      但是日本退出國際主要合作框架的判斷可能對外交産生影響。

   

      日本政府的1位貿易負責人擔心,「今後在各種國際談判中日本遭遇的逆風或將增強」。主要反捕鯨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英國原本屬於在國際會議上與日本保持協調的國家。對於提倡多邊主義的日本來説,退出國際框架可能招致外交形象受損。

  

      日本瑞穗綜合研究所負責貿易問題的主席研究員菅原淳一也表示,「存在不得不退出的一面,不過可能遭到海外的嚴厲指責」。主導退出IWC的日本自民黨國會議員計劃向各國説明日本的主張,但是能夠多大程度獲得理解仍是未知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0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