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眼中的日本天皇形象變遷
2019/05/27
美國總統川普5月27日作為日本「令和」時代首位國賓與日本新天皇會面。在美國看來,天皇的存在在經歷了「昭和」到「平成」的戰後70年間發生了巨大變化。了解天皇制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卡羅爾·格拉克(Carol Gluck)介紹了這一變遷。
在太平洋戰爭結束1個半月的1945年9月27日,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在美國大使館與昭和天皇見面。麥克阿瑟隨意地雙手叉腰而立,而旁邊的昭和天皇則略顯緊張地筆直站立,兩人的合影被刊登到報紙上後,令日本國民深受衝擊。該合影體現出當時處於美軍佔領下的日美關係。
![]() |
駐日盟軍總司令部總司令麥克阿瑟與昭和天皇的合影(1945年9月27日,REUTERS) |
當時,在美國天皇被視為「與德國希特勒和義大利墨索里尼並列的戰時領導人之一」(卡羅爾·格拉克)。駐日盟軍總司令部之後壓下了追究天皇戰爭責任及要求天皇讓位的論調,但是以美國退伍軍人為中心,對天皇的負面情緒依然很強。
隨著戰後日美關係的深化,負面的印象逐漸緩和。卡羅爾·格拉克指出,昭和天皇在1975年9~10月首次正式訪美成為天皇形象改變的重要轉機。
當時,昭和天皇正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迪士尼樂園訪問。天皇與美國的代表性卡通形象米老鼠並排漫步,與兒童一起拍著手觀看迪士尼遊行的情形被美國媒體報道,給美國民眾留下了平易近人的印象。
![]() |
昭和天皇訪問美國迪士尼樂園時給美國民眾留下了平易近人的印象(1975年,REUTERS) |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