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訪問伊朗當調解人 上演日本外交

2019/06/12


       日本政府611日正式宣佈,首相安倍晉三將於12~14日訪問伊朗。安倍將與伊朗最高領導人何梅尼和總統魯哈尼舉行會談。美國和歐洲各國産生裂痕,與美伊雙方都有友好關係的日本外交浮出水面。日本力爭緩解伊朗與加強對伊制裁的美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但尚看不到立即找到對話頭緒的跡象。

 

       此次是自1978年的福田赳夫以來,日本現任首相時隔41年再次訪問伊朗,在1979年的伊朗革命後尚屬首次。安倍11日與美國總統川普進行電話磋商,表示「希望為地區與和平穩定作出貢獻」。在10日的自民黨高官會議上,安倍表示 「希望在前輩們構建的友好基礎上,發揮建設性作用」。

 

 

       日本與伊朗有著長期的友好關係。安倍與川普建立了蜜月關係。迄今為止,美國與伊朗的調解人一直由歐洲主要國家擔任,但這些國家與美國的關係惡化,而且各國的政權基礎正在削弱,這也相對地凸顯出日本的作用。

 

       關於伊朗核問題,過去日本是局外人。2015年的伊核協議由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和中國等6個主要國家簽署。

 

 

       美國20185月退出伊核協議,逐步加強對伊制裁。日本對美國制裁伊朗持慎重態度,多次通過事務級向美方表達日本與伊朗的友好關係。安倍曾尋求在2018年夏季訪問伊朗,但因7月的西日本暴雨而放棄。

 


 

       美國與伊朗的對立處於有可能發展為軍事衝突的局面。515日,伊朗外長扎里夫突然訪日,16日與安倍舉行會談。安倍在10天后與川普舉行會談,磋商了伊朗局勢。

 

       安倍之所以為緩解緊張局勢而採取行動,是因為伊朗局勢有可能對自身的政權運作産生影響。

 

       日本原油的8成依賴從中東進口。其中大部分通過伊朗和阿拉伯半島之間的荷姆茲海峽。如果伊朗採取封鎖海峽等強硬措施,會對日本經濟造成很大影響。

 

       安倍訪伊也伴隨風險。中東局勢在歷史上和宗教上都很複雜,如果日本被認為單方面偏袒伊朗,有可能招致與該國對立的沙烏地阿拉伯等阿拉伯國家的反對。安倍進行了事前疏通,包括事先致電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