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韓方變賣日企資産,日本政府考慮索賠
2019/07/17
圍繞南韓最高法院判決日本企業進行賠償的前勞工訴訟案,日本政府將探討採取對抗措施,考慮一旦韓方把扣押的日本企業資産進行出售,將向南韓政府索賠。日方敦促南韓政府在日本企業實際受到損害之前做出應對。南韓政府似乎不會同意按照《日韓請求權協定》設立第三方仲裁委員會,雙方暫時未能找到解決辦法。
以三菱重工為對象提起訴訟的原告律師團7月16日召開記者會,宣佈將進入對該公司商標權和特許權進行出售的程式。這是繼日本製鐵(原新日鐵住金)和不二越之後第三家被採取出售程式的日本企業。
![]() |
日本外務省(資料圖) |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在7月16日的記者會上提到對抗措施稱,「如果日本企業受到實際損害,將不得不採取必要措施」,對出售日企資産進行了牽制。
對於日本政府來説,出售資産意味著韓方跨越了紅線。因為此舉從根本上顛覆了1965年《日韓請求權協定》提出的完全且最終解決請求權問題。該協定規定,作為對南韓的經濟合作,日本無償提供3億美元資金、有償提供2億美元資金。如果通過出售日本企業的資産向原告支付現金,將脫離該協定。
日本外務省官員表示,「如果利益受損的企業得不到救濟,將向南韓政府索賠」。根據國際法的規定,作為國家層面的外交保護權,如果本國的個人和法人受到損害,有權要求對方國家給予適當救濟。
南韓法院最初被認為最早今天夏天將下令對日本製鐵持有的南韓合資公司股份進行出售。由於法院要對該公司展開尋問程式,原告方面預計最快也要在年底之後。對於三菱重工的資産,也有律師認為「查證智慧財産權需要時間,年內很難轉化為現金」。
關於日方要求就前勞工訴訟案設立仲裁委員會,韓方的回答期限7月18日即將到來。南韓總統府高官16日表示,「可以理解為沒有特別的回答」,顯露出不答應設立委員會的想法。
南韓總統文在寅7月15日在總統府召開的會議上表示,期待按照日韓企業相互出資並與原告達成和解的南韓政府方案和日方進行磋商。文在寅指出,「沒有主張這是唯一的解決方法。希望共同協商出一個能得到兩國國民和受害者認同的合理方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