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鮮旅遊,會有專門的「導遊」來監視訪朝的外國人。此次訪朝也是如此,但朝鮮外交部官員稱「雖然落後的地方不希望被拍,但不會禁止外國人拍照」,感受到朝鮮希望借此對外宣傳其開放形象的意圖。
 |
平壤中心的新建高層住宅 |
平壤被稱為「窗口城市」。朝鮮的總人口約為2400萬,其中約有150萬人是平壤市民,但只允許朝鮮勞動黨黨員和軍隊官員等部分人在此居住。作為可以過上比地方更富裕生活的交換條件,必須絕對忠誠。據稱,每當有大型活動時都會發動平壤市民參加,並教他們如何回答外國人的問題。
記者發現,平壤市內高樓大廈林立,雖然市民穿著樸素,但路上行人絡繹不絕。「導遊」介紹稱「這些都是今年剛建成的高層公寓。今年夏季金正恩書記前來視察,與當地勞動者親切交談」。記者詢問房租多少錢,「導遊」回答「不僅房租、連醫藥費和乘坐公交車都是免費」。
市民無序地湧上老式公交和電車。街上還有雷克薩斯等高檔轎車和溜旱冰的孩子們。在流經市中心的大同江兩岸的新建開發區中,正在建設超市等設施。
旨在樹立金正恩等領導層權威的工程也在各處動工。從車窗向外望,有不少勞動者被送往安放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總書記遺體的錦繡山太陽宮殿,參與宮殿改建工程。今年平壤萬景臺遊樂場、國家贈物館和平壤民俗公園等領導層提議的項目相繼完工。
從平壤市驅車30~40分鐘後來到郊區。麥穗耷拉著腦袋、懷舊的田園風光映入眼簾。
這裡完全見不到聯合收割機等農業機械。中老年婦女排成一排、彎著腰收割水稻、把脫粒後的稻草堆起來。不禁疑惑「為什麼不引進機械,難道不應該優先進行農業投資嗎?」詢問朝鮮政府相關人士後,對方僅解釋稱「現在靠手工作業就夠了,優先順序不同」。
一方面向歌頌體質的設施建設投入大量資金和勞動力,另一方面,對農業生産的投資卻遠遠不夠。常駐平壤的中國商人稱「從全國獲得的財富都分配給平壤市民。平壤的繁榮是財富分配不均的象徵」。
雖然金正恩多次表示要進行經濟重建,但是無法排除其為維持體質才向宣誓效忠的市民宣傳改革姿態的嫌疑。限制外國人訪問的地方的實際情況無法從平壤的大街小巷得知。
關注日經中文網新浪微網誌
(島田學 平壤)
相關文章 朝鮮走筆(上):貨幣貶值背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