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主黨候選人、現任總統歐巴馬與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22日進行了大選前最後一次辯論會。辯論會的主題是外交問題,歐巴馬對羅姆尼進行了猛烈攻擊,始終佔據優勢。但歐巴馬並未因此而拉開差距,預計雙方的支持率仍不相上下。選戰在膠著的局面下進入到決勝階段。
歐巴馬:「羅姆尼的外交是上世紀80年代的思路」
羅姆尼:「光靠攻擊我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10月22日的辯論會是雙方最後一次直接對決,歐巴馬毫不客氣地對缺乏外交經驗的羅姆尼進行了猛烈攻擊。相反,羅姆尼卻並未批評導致美國大使等4人死亡的利比亞領事館遇襲事件,反倒對歐巴馬政府的外交方針表示一定的支援。
在以內政為主題的第一場辯論會上,羅姆尼自始至終保持著攻勢,並借此縮小了與歐巴馬的差距。雙方在本場辯論會上進行了攻防角色轉換,顯示出競選形勢的微妙變化,對歐巴馬更為有利一些。
羅姆尼受到了「將外交用於政治目的」的批評,擔心過分地攻擊有可能失去選民的支援。相反,歐巴馬對於目前的膠著局面産生危機感,顯示出不顧一切的戰略。
儘管當日的主題是「外交」,但美國輿論對外交問題本身似乎沒有多大的興趣。兩位候選人採取的戰術就是以外交為題材提及「經濟」,向左右選舉的中産階級展示自己的強項。歐巴馬指出「如果採取了羅姆尼的建議,將不是向中國出售我們的汽車,而是從中國購買汽車」,重提羅姆尼反對向汽車業投入公共資金的舊事。
羅姆尼則認為「美國的強大領導力需要強大的經濟做後盾。歐巴馬許諾要把失業率降到5%以下,但完全沒有創造出足夠的就業機會」等,批評美國缺乏外交領導力的根源在於經濟。羅姆尼還拋出自己的一貫主張:如果自己成為總統的話,將創造1200萬個就業機會。
歐巴馬在攻擊羅姆尼的同時,還宣揚了自己的外交成績:擊斃國際恐怖組織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登、結束伊拉克戰爭等。根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調查,53%的人認為「歐巴馬在辯論中勝出」,超過了羅姆尼的23%。
儘管歐巴馬在第二場和第三場辯論中佔有優勢,但這一結果對最終選舉會有怎樣的影響仍難以定論。據專業政治網站「Real Clear Politics」公佈的數字,最新的各種輿論調查平均值顯示歐巴馬和羅姆尼的支持率均在47%左右。在此前歐巴馬一直佔據優勢的佛羅里達州,羅姆尼成功實現了逆轉,在決定選舉勝敗的搖擺州究竟誰能獲勝還不好説。
距11月6日的投票日還有2周時間,雙方陣營對態度搖擺選民的爭奪戰會更加激烈。採取的方針就是由助選人員進行「地面戰」和集中推出批判對方候選人的電視廣告等。
關注日經中文網新浪微網誌
(中山真 佛羅里達州博卡拉頓市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