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不易感染新冠病毒之謎
2020/03/09
有觀點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的特點是老年人容易發展為重症,而十幾歲的感染者較少、症狀也較輕。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期發佈的報告同樣顯示,18歲以下的感染者僅佔整體的2.4%,其中,出現危及生病的嚴重症狀的僅佔0.2%。一方面,80歲以上感染者的死亡率達21.9%,大幅高於整體的3.8%。
世衛組織和中國等國的聯合專家組對2月20日之前在中國確診感染的5萬5924名患者的數據進行了調查和分析。發現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平均5~6天出現症狀,常見症狀為發燒(87.9%)、乾咳(67.7%)、疲勞感(38.1%)和有痰(33.4%)等。8成患者症狀較輕,13.8%的患者發展為肺炎等嚴重疾病,需要使用人工呼吸機等重症病例佔6.1%。發展為重症的風險較高的是年齡超過60歲,且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癌症等基礎疾病的人。
![]() |
相反,18歲以下的感染者相對症狀較輕,很多人未患上肺炎。發展為重症的僅佔2.5%。很多青少年感染者是在調查確診的大人的密切接觸者過程中發現,家庭內的感染佔到一半以上。據稱存在大人傳染孩子的病例,但是並未確認到孩子傳染大人的病例。
日本政府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對策專家會議委員、日本東北大學教授押谷仁指出「雖然不能確定,不過或許存在冠狀病毒特有的原因」。2003年在全球流行的「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和2012年感染擴大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也是由冠狀病毒引起,在這兩次疫情中10~19歲的感染者均比較少。
熟悉兒童傳感病的川崎醫科大學教授中野貴司推測「或許是因為兒童容易感染普通冠狀病毒」。當病毒入侵體內後,保護身體免受病原體攻擊的免疫系統開始工作,形成抵抗病毒的「抗體」。對抗普通冠狀病毒的抗體可能起到防止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抑制症狀加重的作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