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緊急確保病床,日本動作遲緩
2020/04/02
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擴大影響,在全球範圍內病床嚴重短缺。為了擴充收治患者的容量,歐美各國通過投入醫院船,將展覽館改造為臨時醫院等罕見措施應對。很多國家已經經歷了爆炸式激增。在尚未經歷爆炸式激增的日本,目前僅限於將接收醫院從定點醫療機構向普通醫院擴大的措施。面對病毒的威脅,日本的應對遲緩很明顯。
3月31日,在美國紐約的中央公園,包括10張集中治療用病床在內,設有68張病床的臨時醫院投入使用。3月7日宣佈進入緊急狀態的紐約州在各地設置臨時醫院,計劃將病床數從目前的5.3萬張增加至14萬張。
![]() |
自由女神像附近的美國海軍醫院船「安慰號」(3月31日,美國紐約,Reuters) |
3月30日,設有1000張病床的美國海軍醫院船「安慰號」出現在紐約曼哈頓島。船內的醫生們負責應對新冠病毒感染者以外的急診患者,以減輕忙於治療新冠病毒患者的醫院負擔。紐約州呼籲退休的醫療工作者重新上崗。
將目光轉向歐洲。在疫情擴大的倫敦,部隊花了9天時間建好的擁有4000張病床的臨時醫院預計在本週交付使用。在義大利米蘭市,展會場館被改造為設有超過200張病床和配備24小時治療體制的臨時醫院。在患者集中於首都巴黎和東部的法國,政府使用空軍飛機和高鐵(TGV)等,將重症患者分散到鄰國和周邊地區。
在歐洲各國中,德國國內的感染人數超過7萬人,但死亡人數僅為約800人,死亡人數低於鄰國。為了援助感染者激增的周邊國家,德國空軍3月28日開始從義大利北部向本國運送重症患者,還開始從鄰國法國接收患者。
據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等機構調查,從每10萬人的集中治療用病床數來看,美國為34.7張,德國為29.2張,義大利為12.5張,法國為11.6張。日本僅為7.3張,雖説和各國相比日本的感染人數較少,但是同樣面臨病床不足的問題。
在日本國內,感染人數最多的東京都截至4月1日累計感染人數為585人。基於《感染症法》讓所有人住院,結果接收患者的床位出現緊張。
當初,東京都以12所傳染病定點醫療機構為中心,安排了140張病床,但是由於入院患者急劇增加,要求普通醫療機構也提供合作。到4月1日時已經確保了620張病床,但入院患者達到531人,接近飽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經亞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瓊斯指數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時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綜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數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紐約黃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