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接班安倍?
2020/08/28
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確定了辭職的意向。不過,自民黨黨內的「安倍接班人」遴選仍模糊不清。
![]() |
被視為安倍接班人候選的主要人物(左起:河野太郎、岸田文雄、石破茂、菅義偉) |
「請打起精神,好好推進人事工作」,8月20日在日本首相官邸,自民黨政調會會長岸田文雄面對剛剛結束休養的首相安倍,在關心身體情況的同時,也不忘給予提醒。
岸田文雄的想法是,安倍應該把9月底任期結束的自民黨幹部的人事調整和內閣改組當做重塑政權運營的契機。
「不調整‘骨架’,又如何能讓政權運營有所起色?」,8月19日,岸田文雄與親近安倍的文部科學相萩生田光一聚餐時,一邊列舉重要職位的名單,一邊闡述己見。
安倍一直把岸田文雄當做下任總裁的有力候選人加以培養。安倍的內閣支持率因應對疫情不力而下滑。岸田也因為宣傳能力不足等原因而面臨嚴重的不利局面。
安倍的盟友、領導自民黨第二大派系的副首相兼財務相麻生太郎也很煩惱。
7月29日晚,麻生派的議員聚集在東京都內一家餐廳。「河野太郎不行嗎?」,出席者如此詢問支援岸田文雄的幹部。在麻生派內,認為應該擁立該派系的河野而不是岸田的呼聲越來越高。河野也有意參與競爭。
6月,麻生太郎在親近的議員對河野太郎的參選面露難色,稱「(就連)岸田文雄也有難度」。
安倍在第二次擔任日本首相當初,曾經掌控了黨內。2012年12月,安倍在組閣前向身邊的人表示「讓人才向內閣集中」。借助奪回政權後獲得的凝聚力,推進了首相官邸主導體制。
基於安倍經濟學的經濟復甦對政權的穩定起到了支撐作用。由於眾議院小選舉區制而固定下來的執行部掌握著推舉權和資金實力,利用這些確立了「安倍一強」格局。
不過,安倍政權此前就因為應對新冠疫情不力以及傳出安倍自身健康不安的説法而動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