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眾議院剛剛解散後的11月下旬,日本連鎖便利店企業全家(familymart)總部就接到了旗下便利店店長打來的電話:「有候選人希望在店舖張貼選舉海報,可以嗎?」。因為便利店在社區處於「中心」位置,所以當然不會被候選人輕易放過。
尤其在日常生活離不開汽車的日本地方城市,便利店是經常被利用的店舖,從早到晚都有各年齡段的客人進進出出。甚至是包括雜誌在內的書籍銷售額,便利店也高居日本第一。對組織日漸微弱、支援人群逐漸高齡化的日本既存政黨候選人來説,如果能在便利店張貼海報,將産生巨大的宣傳效果。
不過,針對這位店長的諮詢,總部回復説「我們在政治上保持中立。顧客有支援的政黨及候選人,我們不能給顧客推薦人選」。事實上,到目前為止,日本的便利店還沒有過張貼候選人海報的先例。
今年10月,日本便利店的數量首次突破5萬家,年顧客人流量在140億人次以上,超過了自稱客流量日本第一的新宿車站。雖然是百姓經常利用的設施,但卻沒有沾染任何政治色彩。其實便利店的成長與無黨派人群的擴大齊頭並進。
從90年代上半期開始,不支援任何特定政黨的無黨派人士,逐漸成為了一支能夠左右日本選舉結果的重要力量。而便利店數量也在這一時期爆發式增長,在少子老齡化進程加快的過去10年,日本共增加了1萬家便利店。
日本經濟曾經依靠年功序列和終身雇傭制度而獲得了快速增長。消費也以4口之家為主,90年代之前,百貨店、大型購物中心以等獲得了快速的增長。日本百貨店協會等也會開展一些政治活動。
不過,由於泡沫經濟崩潰、以及自民黨一黨執政時代的結束,戰後日本的高增長模式宣告終結。許多大企業的招聘力度開始下降,以年輕人為主,收入不穩定的非正式職員的雇用規模開始擴大。於是工會成員所佔的比例下降,沒有家庭的無黨派階層開始擴大。經濟界所支援的自民黨和工會所支援的社民黨走向衰敗也就成為了必然。
與此同時,便利店型的生活模式卻在日本迅速擴大。便利店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購物場所,其功能每年都在擴大,成為了一個便宜並且方便的場所。人們可以在便利店繳納水電煤氣等費用、進行網購的支付手續辦理等,便利店已成為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基礎設施。全國聯網,擁有郵寄、金融以及結算功能的郵局,之前是自民黨非常重要的一個「票倉」,但是即使加上簡易郵局,其數量也不過是2.4萬家左右,還不到便利店的一半。而且與大型商業設施不同,不受開店限制,不過問政治的便利店則存活了下來。
12月16日開始投計票的眾議院選舉共有12個政黨推舉了候選人,這與日本的便利店型的社會結構從擴散至地方的現狀十分吻合,「無黨派階層」已不再是城市獨有的現象。
在此次日本眾議院大選中,無黨派層的投票行動被認將決定選舉後的政權框架。「大無黨派階層」的誕生和便利店的擴張,已成為反映政治的一面鏡子。
關注日經中文網新浪微網誌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中村直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