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權移交有出現波瀾跡象
2020/12/16
隨著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在事實上逐步確定,拜登加快2021年1月的政權移交的準備工作。能否迅速應對遏制新型冠狀病毒和經濟重建等堆積如山的課題的能力受到關注。不過,川普不斷緊急發佈有可能減少拜登政權運作選項的政策,美國的政權移交似乎有出現波瀾的跡象。
「將遏制全球大流行,打造更好的經濟」,拜登在12月14日晚間的演説中如此強調。關於作為最優先課題的遏制新冠疫情,同一天起在全美啟動了疫苗接種。計劃在就任100天內實現至少1億次接種。供給體制的順利構建成為課題。
1月就任後,對於力爭新政權順利啟動的拜登來説將成為絆腳石的是,儘管即將卸任,但仍不斷推出政策的川普的罕見行動。
拜登(12月14日,Reuters) |
例如川普在總統選舉後相繼將此前作為未決事項保留的對華強硬措施加以落實。雖然拜登可利用總統許可權在就任後迅速修改,但存在被批評為「軟弱」的風險。
華盛頓的律師事務所科溫頓與伯靈(Covington & Burling)認為,「在新政權啟動前的過渡期間,難以推翻的對華措施相繼實行,(拜登的)將受到限制」。
川普11月簽署了總統令,禁止美國投資者購買與中國軍方密切的中國企業的股票,將在拜登政權啟動之前生效。12月,中國最大半導體代工企業中芯國際積體電路製造(SMIC)也被納入禁止對象名單。
拜登對中國的態度也強硬,但方法不同於將中國視為威脅、尋求利用一切制裁加以遏制的川普。拜登探索的方法是與同盟國保持一致步調,強化本國的産業實力,贏得與中國的競爭。隨著川普實施的對華關稅和出口管制,又突然加上制裁,拜登的自由裁量空間變得狹小。
經濟政策的調整也需要成本。圍繞對中國的高科技管制和投資限制,美國的半導體企業和投資者已採取了改變供應企業和投資對象等應對措施。拜登必須在充分考慮企業負擔的同時,決定如何應對川普的遺産。
中東政策也如出一轍。川普不考慮當地的治安狀況,決定2021年1月15日之前削減阿富汗和伊拉克的駐紮美軍。海外駐軍的削減是川普的承諾,拜登的基本傾向也相同。問題是阿富汗的治安狀況距離改善仍然遙遠,很多專家將目前削減駐軍視為問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