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運河恢復通航,完全正常需要「3天半」?
2021/03/30
堵塞埃及蘇伊士運河的大型貨櫃貨輪「長賜號」的離礁作業取得成功,運河在北京時間3月30日淩晨恢復通航。不過,在貨輪觸礁後的6天多時間裏,滯留船隻達到422艘,估計完全恢復正常還需時間。航運大動脈的混亂或將持續一段時間。
![]() |
「長賜號」貨輪於3月29日成功離礁(Reuters) |
埃及總統塞西3月29日發佈推文稱「今天,埃及國民成功擺脫了蘇伊士運河危機」。負責「長賜號」技術管理的貝仕船舶管理公司於北京時間29日晚9點左右發表聲明稱,貨輪已重新浮起。
該貨櫃貨輪所屬的日本正榮汽船也于3月29日夜間宣佈貨輪已經離礁。計劃將貨輪拖到位於蘇伊士運河中間的大苦湖,確認受損情況等,力爭儘早回歸航道。
蘇伊士運河航運服務企業萊斯機構在此之前透露,拖拽貨輪的10艘拖船進行作業,使長賜號部分離礁。增援的2艘大型拖船的到達起到很大作用。
如果僅靠疏通和拖船作業不能使貨輪離礁,也存在為了減輕貨輪重量而卸掉貨櫃的可能性。這種情況下將難免要花費更多時間才能恢復通航。
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負責人拉比3月29日夜間召開記者會,宣佈恢復通航。拉比表示,在運河內和兩端滯留的船隻達到422艘,提出看法稱這些船隻全部通過需要3~3.5天時間。
另一方面,全球最大的貨櫃貨輪企業丹麥A.P.穆勒-馬士基表示,蘇伊士運河每天可供50艘~85艘船隻通過,消除「長隊」需要6天以上。
海運資訊服務商「勞埃德錄(Lloyd's List)」推算稱,在滯留船隻約為160艘的情況下,每天就有價值96億美元的貨物滯留。A.P.穆勒-馬士基3月29日發給客戶的通知稱「國際航運的混亂和未交貨訂單擴大,運河重新通航後也可能需要幾個月時間才能解決混亂局面」。
如何彌補運河堵塞造成的損失也是今後的課題。此次事故中,將由船東責任保險(P&I保險)來賠償水路損害和停止通行對蘇伊士運河管理局造成的經濟損失。日本國內大型海上保險公司表示「此次事故可以全部通過保險賠付額解決。似乎也不會成為今後推高保險費的因素」。
如果滯留船隻要求長賜號賠償,很可能分別走流程予以判賠。事故後駛入蘇伊士運河的船隻所蒙受的損失很可能要「自行負責」。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久門武史 埃及北部伊斯梅利亞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