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聯合國經常性預算分攤比例的成員國磋商於12月24日得出最終結論。中國的分擔比例由3.189%上升為5.15%,超過了義大利和加拿大,成為第六位。日本的分攤比例為10.83%,與鼎盛時期的2000年(20.57%)相比幾乎減半,降至25年來的最低水準。分攤比例反映了各國的經濟實力,因此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的分攤比例增加。隨著日本分攤比例的下降,日本在國際社會上的話語權可能下降。
日本的分攤比例仍維持在第2位,僅次於美國(22%)。分攤比例談判每3年舉行1次。此次磋商的是2013~2015年的分攤比例。而實際的預算總額則是另外採取每2年決定1次的機制。
此前日本的分攤比例為12.53%。中國為3.189%,居第8位。
決定分攤比例的根據是,過去3~6年各國的國民總收入(GNI)佔全球的比例。此外還參考每人平均國民總收入、通貨膨脹率、匯款以及累計債務額,因此與GNI佔全球的比例相比,日本的分攤比例略高,而中國則略有下降。此外,日本分攤的聯合國維和行動(PKO)預算也佔10.83%。該預算在經常性預算之外另行確定。
日本的分攤比例在2000年達到頂峰。當時,1997年的貨幣危機導致亞洲各國的經濟實力有所下降,而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正處在增長加速前夕。自那時以後,日本幾乎處於持續下降狀態。
日本此次的分攤比例將創出1986~1988年(10.84%)以來的最低水準。當時,由於1985年的廣場協議,日本的出口競爭力出現了急劇下降。
經常性預算用於支付聯合國總部和世界各地的當地事務所的人工費和活動經費,一般而言,分攤比例高的國家將在人事和各種談判中獲得更大發言權。此前,與資金分攤比率相比,日本在聯合國的發言權一直被認為較低。例如日本人在聯合國職員中的人數,少於按照分攤比例反推的適當人數。雖然日本政府正在積極增加在聯合國就職的日本人,但隨著資金分攤比例的下降,影響力有可能將進一步下降。
有觀點擔心,日本的存在感下降將影響到日本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談判。日本政府一直希望成為常任理事國,自上世紀90年代起就堅持倡導安理會改革。今年7月,日本提出了任期比非常任理事國更長、在一定期間後可以轉為常任理事國的新框架。
如果資金分攤的減少削弱日本的發言權,日本通過談判來獲得相關國家支援將更加困難。
(杉本貴司 紐約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