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生人數減少或拉低20年後潛在增長率
2021/05/26
以新冠疫情蔓延等為背景的出生人數減少給日本的經濟增長率投下陰影。如果人口繼續減少,那麼擔負著未來經濟的勞動力也將不可避免地縮減。有經濟學家的觀點認為,疫情造成的人口減少會將日本的潛在增長率拉低0.1~0.2個百分點。
勞動人口是在企業或自營企業中工作或正在尋找工作的人口總和,在少子老齡化背景下,日本的勞動人口在1990年代轉為負增長。由於今後人口仍會繼續減少,作為左右潛在增長率的要素之一,勞動力將成為拉低經濟增速的壓力。
根據日本內閣府的估算,上世紀80年代日本的平均潛在增長率為4%以上,其中勞動人口的增加等勞動供給將潛在增長率平均拉高0.6個百分點。從90年代開始,勞動力成為拉低經濟增速的主要原因,2000年代將經濟增速平均拉低0.3個百分點。此時的日本平均潛在增長率也下降到0.6%左右。
![]() |
2010年代,雖然日本經濟在安倍經濟學等政策刺激下持續好轉,但平均潛在增長率為0.7%左右,幾乎沒有變化,勞動貢獻也幾乎為零。現在的出生人數減少將會對20年後的勞動力造成影響。SMBC日興證券公司的宮前耕也分析認為,「疫情造成的少子化估計會對40年代的潛在增長率造成0.1~0.2個百分點的下行壓力」。
受新冠疫情影響,勞動者跨國移動放緩也是目前令人擔心的問題。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2020年10月底在日外國勞動者人數同比增長4.0%,比上年的增長率(增長13.6%)大幅減少。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統計,2020年上半年移民到各加盟國的人數降至上年同期的一半。到疫情結束之前,勞動者的跨國移動將依然停滯。隨著人口減少而減少的日本人口用外國人彌補並不容易。
日本的妊娠報告和結婚人數也減少,2021年出生人數可能跌破80萬人,加速減少的可能性很大。為了控制少子化,通過建立保育所等繼續完善便於夫妻邊工作邊育兒的環境仍很重要。如果少子老齡化加劇,負擔社會保障的現有勞動人群就會減少,醫療、看護及養老制度的可持續性也將出現問題。
日本大正大學教授小峰隆夫表示「新冠疫情危機是短暫的危機,結構性持續的可能性很小」。他認為「如果新冠疫情結束後,出生人數繼續大幅下降,人口問題會變得更加嚴峻」。
據三菱綜合研究所預測,在人口減少等背景下,日本的潛在增長率到2040年左右將變成負數。該研究所的武田洋子表示「除了採取少子化對策,推進人才數位化轉型,提高生産效率對於中長期保持經濟增長也是必不可少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