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日15國經濟安保研發預算5年增1.8倍
2023/03/27
美歐日的政府正在積極將資金投向經濟安全保障領域。在傳統安保的防衛領域之上,再加上能源和科學技術等領域的研發預算後發現,15個主要國家的總額截至2020年達到約1800億美元,是2015年的1.8倍。這一增長率超過了軍費的增長率,廣義的安保預算正在不斷膨脹。
![]() |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統計中選取防衛、能源、航太、工業與科學技術、農業這5個項目進行計算。將1990年以來數據完整的15個國家的研發預算作為對象。
這15個國家包括德國、法國等12個歐洲國家,以及美國、日本和墨西哥。
從研發預算的推移來看,2015年以後增長顯著。雖然自雷曼危機後的2009年開始呈減少趨勢,但自2014年開始再次上升。從2015年的998億美元增至2020年的1783億美元,增長78%。
各國忙於應對新冠疫情的2021年為1664億美元,比上年減少6%,目前略微踩下煞車。儘管如此,仍達到2000年的2.3倍,創出歷史性高水準。
將2020年和2015年對比,增幅最大的是工業和科學技術,接近4倍。其次是國防領域,增長65%。航太增長39%,農業增長了37%,能源增長31%。
統計對象包括學術目的在內的所有研發預算,不僅限於獲取尖端技術和防止技術外流等安保相關預算。各國的經濟安全意識正在擴大以提升本國技術能力為目的的支出。
此類預算急劇增長,是在美國川普前政府與中國的主導權之爭愈演愈烈之時。川普簽署了增加人工智慧(AI)領域投資的總統令等,彰顯出對抗中國的心理。拜登政府也繼承了這一路線,重點扶持半導體投資。
歐盟正在力爭以應對氣候變化和數位化為中心,提高企業競爭力。而日本則從經濟安保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將預算投向重要技術的方針,決定2021年設立推動AI和量子電腦開發的基金。
各國之所以大力推進經濟安全相關的投資,是因為經濟與安全之間的界限日趨模糊。如果AI等技術流向對立國家,有可能被轉用為武器。各國普遍認為,屬於工業實力關鍵的半導體等物資直接關係到本國安全。
![]() |
近年來,軍費開支也明顯增加。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數據顯示,全球軍費開支2021年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冷戰結束後減少,降至1.5兆美元以下,但在高呼反恐戰爭的2000年代再次轉為增長。
目前,由於中國的軍事力量增強以及俄烏局勢,西方國家的軍費開支面臨擴大壓力。此外,經濟安保預算以超過軍費的速度增加這一情況浮出水面。如果安保領域的開支導致財政的可持續性出現疑問,將損害至關重要的國力,陷入兩難境地。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加藤晶也 藤生貴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