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朴槿惠於6月27日訪問中國,與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首腦會談。中韓兩國首腦首先就致力於「朝鮮半島無核化」達成共識,並匯總了提倡推進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共同聲明。以今年新政權上台為契機,「中韓接近」的步伐進一步加快。
 |
kyodo |
在人民大會堂門前舉行完歡迎儀式後,包括少數人會議和擴大會議,兩國首腦談了約2個小時。正如南韓政府相關人士曾預測的那樣「接待規格應該會很高」,28日之後朴槿惠也會獲得罕見的高規格接待。
歷代南韓新總統上任後都會先訪美再訪日。此次朴槿惠打破了這一慣例。其最大的目的是解決朝鮮問題。朴槿惠希望能夠無核化的原則下,與朝鮮開展對話,增進彼此的信賴。要想實現這一構想,離不開中國的支援。另外,在經濟方面,如果中韓締結FTA,對南韓來説,超過日美貿易總額的對華貿易將進一步活躍。
不過,「中韓接近」並不能説是南韓一廂情願的靠近中國。朴槿惠之所以訪華是因為中方積極做了工作。南韓政府相關人士表示,去年中韓啟動FTA談判,也是中方伸出了橄欖枝。
習近平表示「寬廣的太平洋兩岸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與美國構建新型大國關係,需要朝鮮半島的穩定。對中國來説,南韓是構建中韓FTA→中日韓FTA→東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和廣域自由貿易圈的起點。而擁有核武器的朝鮮則與這種構想相悖。
另一方面,中國越是靠近南韓,南韓對於要「回歸亞洲」的美國的價值就越大。歐巴馬盛情接待5月份訪美的朴槿惠便體現出中美之間的博弈。
南韓政府相關人士多次強調「不可能投入中國的懷抱,韓美同盟才是最優先的」。但是,在中美相互博弈的背景下,南韓前所未有的「接近中國」的舉動對東北亞秩序的影響不容忽視。
就朝鮮問題來説,如果南韓重視與提倡對話的中國進行合作,日美韓的合作將受到影響。如果南韓提出中美韓戰略對話構想,那麼在朝鮮問題上,日本的影響力很可能下降。
而經濟層面已經開始産生影響。南韓不願參加美國主導的泛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主要是考慮到了中國。相對於對日出口,更加重視對華出口的南韓希望優先締結中韓FTA。中日韓FTA的締結缺乏動力。
影響力不斷增強的中國與南韓不論在外交還是經濟層面都在加深合作。而日本擔憂的是,在中美韓不斷有所動作的環境下,日本被晾在了一邊。
日美、美韓、中美、中韓相繼進行了首腦會談,而存在歷史和領土問題的日韓、中日首腦會談卻遲遲沒有眉目。在博弈越來越激烈的亞洲,如果日本一味依賴與美國的同盟關係將被「排除在外」。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首爾支局 內山清行
相關報道:
中韓首腦會談顧及日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