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具有在美國等已開發國家留學和工作經驗的年輕人回國創業的事例正在增加。他們正積極利用在海外獲得的商業經驗、技術以及人際網路,通過創業來推動印度的經濟發展。中國人把從外國歸來的人才稱為「海龜族」。而在創業大國印度,「海龜族」也已經開始帶動産業的興起。
7月,在印度西部拉賈斯坦邦的一個鄉村診所,一位30歲的母親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兩個孩子中的一個出生不久即告夭折,而另一個男嬰體重很輕,只有1750克。需要立刻進行新生兒保溫。醫生們將嬰兒包裹在類似睡袋的器具中。嬰兒得以倖存。
|
手拿「Embrace Nest」進行説明的帕尼卡(班加羅爾) |
這種器具稱為「Embrace Nest」,是一種簡易保育袋。開發者的是從美國西海岸學成歸國的拉烏爾·帕尼卡(音譯,33歲)等人在班加羅爾創辦的Embrace公司。這種簡便保育袋,把其中的保溫材料接通電源進行加熱後,可在數小時內保持一定的溫度。這將在低體重新生兒維持生命的緊急保溫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催生簡易保溫袋的是帕尼卡在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所的實習經歷。帕尼卡接到了一個設計面向發展中國家的低成本保育器的課題。之後,他和同班同學走訪了尼泊爾和印度的農村,在那裏得到了構想。帕尼卡等人認為,需要設計在缺乏穩定供電的農村地區也能使用的産品。這就是「Embrace Nest」的由來。
帕尼卡畢業後回到印度,讓自己的構想實現了商業化。他的公司向醫院和診所銷售簡易保溫袋,售價為1萬5千盧比(約合人民幣1460元),幾乎只有醫療用保育器(100多萬盧比)價格的1%。目前印度國內已有1千家以上醫院和診所引進了Embrace Nest。
掀起創業熱潮
印度的中小企業包括小微企業在內,截至2011年度約有4470萬家。而且正在以每年約4%、150萬家以上的速度增加。這一速度下,僅僅3年增加的企業數量就將超過日本的全國企業總數(約410萬)。印度本來就有熱衷經商的文化傳統,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上迅速掀起了一股創業的熱潮。
|
就引入光伏發電系統回答提問的歐納吉公司工作人員(加爾各答郊外) |
印度人旺盛的創業者精神在美國也得到了充分發揮。就讀於美國各大學和研究所等的印度學生人數已達9萬6千人,在這些學生中,創業者不斷湧現。對創業情況進行調查的美國考夫曼基金會(Kauffman Foundation)對移民創建的美國國內技術類企業進行調查後發現,其33%由印度出身者創建,遠遠多於排在第2位的中國人(8%)。
在外國掌握了技術和新商業模式,然後回到本國開創事業的印度「海龜族」們,將進一步推高印度的創業熱潮。
11月下旬,大型電力與天然氣企業法國GDF蘇伊士公司的兩名員工走訪了加爾各答郊區的農村,目的是考察安放在民宅屋頂上的小型太陽能電池板項目,同時也是調查銷售光伏發電系統的歐納吉公司的經營狀況。GDF蘇伊士計劃成立針對可再生能源企業的基金,因此需要選擇投資對象。
當地農民表示,不分晝夜每一個小時就停電一次是很常見的事情。印度農村的供電網路落後。如果能在自家實現太陽能發電,就能獲得穩定的電力供應。歐納吉公司認為,即使是成本高的太陽能發電,也能在農村得到發展。
移植企業文化
歐納吉公司的共同創始人是布納伊•加久(30歲)和皮尤俢•加久(28歲)兩兄弟。布納伊曾在澳大利亞,皮尤俢曾在香港工作過1年。在金融機構參與過併購等業務的皮尤俢,計劃利用自己的國際金融知識,吸引外資進入印度的農村電力事業。
歸國人才還將帶回了企業文化。在新德里附近的古爾岡,有一個讓人聯想到美國矽谷的辦公室。身穿牛仔褲的年輕人在哪兒都聚起討論問題的圈子。辦公室裏女性身影也很突出。員工中甚至有俄羅斯人和巴西人。這就是諾烏拉里提公司。公司主要提供企業用電話自動語音系統和通話管理雲系統。
該公司的創始人安巴裏修•谷普塔(37歲),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獲得經營學碩士學位(MBA)後,在美國諮詢公司麥肯錫工作過。印度的經營者喜歡自上而下型經營,但谷普塔構建了效倣美國西海岸的職場環境,試圖通過鼓勵無拘無束的討論來獲取創意。
印度在經濟發展方面不輸給外國,而且創業的機會也在不斷增多。雖然曾有觀點認為,印度技術人員不斷流向已開發國家,也就是所謂的「腦力流失」,但現在腦力的回流已經開始,由於海外經驗和知識的流入,當地年輕一代的創業意願也正在加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