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日本安倍內閣上台剛好1年。對於力爭長期執政的安倍來説,由於明年4月將實施消費稅增稅,執政第2年將成為其推動日本經濟走上軌道的關鍵時期。
作為安倍的經濟智囊,日本內閣官房參與浜田宏一對「安倍經濟學」做出了如下評分。作為第1支箭的金融政策為A+,第2支箭的財政政策為B,而作為第3支箭的增長戰略為E。簡言之就是「ABE」(ABE正好為安倍的日語發音)。
日本擺脫通貨緊縮已漸漸進入視野,而股價走高和日元貶值也將持續下去。如果將此分析為是安倍提名的日本銀行行長黑田東彥實施的罕見貨幣寬鬆政策的産物,那財政政策「B」的得分或許有些不夠準確。
日本經濟財政相甘利明分析稱「安倍經濟學」的財政政策應該是「短期雷厲風行,中長期保持穩健」。這可以理解為,安倍著眼於明年消費稅率增至8%,包括2013年度補正預算案在內,考慮採取對經濟産生支撐作用的政策。
然而,問題是安倍以經濟刺激對策為名,增加了傳統型公共事業等非急需支出。與其如此,是不是應該更關注財政規律,比如較通常撥出更多預備費用,在經濟超出預期走向下行之際,用於不時之需。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原田泰表示「政府沒有要控制支出的想法」。
更值得擔憂的是,中長期的財政健全化問題。作為已開發國家實現財政重建的重要原則,「削減6~7成財政支出與增加3~4成稅收相結合」被忽視,因此造成財政支出非但沒有減少,反而不斷膨脹。由於養老金和醫療等的制度改革未得以推進,因此難以抑制支出的擴大,這可能是目前的實際情況。
在各已開發國家,由不受政治影響的第三方提出經濟和財政展望,並提出改善建議的「獨立財政委員會」相繼設立。日本法政大學教授小峰隆夫表示,在日本經濟財政諮詢會議陷入功能紊亂的目前,「日本應該減少政治對財政運營的過度介入」。對此,安倍是否願意傾聽呢?
此外,增長戰略也需要進一步推進。從目前看,安倍下定決心要做的只有參加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議(TPP)談判以及廢除復興特別法人稅。而法人稅實際稅率的下調則遭到推遲。農業、醫療與養老等「岩盤管制」的調整也基本沒有啟動。
關於就業改革的討論僅僅是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派遣勞動等各論的拼湊。今後應採取減少加班和長時間勞動的對策,同時下決心促使工作方式在原則上實現自由化。提出這種果斷的工作方式改革的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 life balance)公司社長小室淑惠表示,「不僅是女性,男性也需要兼顧照顧家人和工作」,強調了改革的意義。
無論是財政健全化還是增長戰略,都是在中長期加強日本經濟、並實現可持續發展無法迴避的課題。今年年終,安倍明顯僅僅對安全保障問題持積極態度,卻表示,「明年恢復強大經濟仍然是政權的最優先課題」。雖然非常清楚安倍會關注眼前的經濟和物價,但更希望貫徹重視經濟結構問題的戰略。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經濟部次長 瀨能繁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