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前總理阿里埃勒·沙龍11日去世。其在中東戰爭期間曾在最前線參加戰鬥,由於其強大的領導能力,在以色列國內被稱為「推土機」和「戰士」,同時讓阿拉伯各國深感忌憚。
|
以色列前總理 阿里埃勒•沙龍 |
在引發第1次石油危機的1973年的第4次中東戰爭中,作為南部方面司令官,沙龍挽回了對埃及軍隊的劣勢。而在轉入政界之後,沙龍仍然是對阿拉伯強硬派。
在擔任以色列住房部長期間,沙龍在巴勒斯坦視為未來國家領土的約旦河西岸與加薩走廊建立了大量猶太人定居點。因此被稱為「定居點之父」。而在擔任在野黨領導人的2000年,其訪問了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均視為聖地的耶路撒冷老城區的「神殿之丘」。結果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安全部隊發生衝突,進而發展為導致大量傷亡的流血衝突。
2001年掌握政權之後,沙龍曾積極通過暗殺軍事進攻巴勒斯坦自治區和從事恐怖活動的伊斯蘭基本教義組織哈馬斯幹部等手段實現穩定。此舉遭到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各國的強烈反對,同時也受到國際社會的批評,但針對以色列的恐怖活動出現減少。借助這些政績,沙龍排除強硬的猶太教右派勢力的反對,撤出了加薩走廊。
沙龍似乎自負地認為,「能與巴勒斯坦簽署和平協議的只有自己」。而其依據在於,沙龍屬於超級鷹派,能夠説服右派支援者,能夠在領土方面作出讓步。
自沙龍病倒已經過去8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和平進程大幅後退。而剛剛重啟的巴以直接談判也遭遇了暗礁。
目前的情況是,現在的總理內塔尼亞胡同樣屬於右派,但缺乏領袖氣質和政權基礎,欠缺排除國內反對勢力的能力。
(押野真也 開羅)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