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擔心全球經濟減速、美元貶值趨勢加強的背景下,在亞洲等地貨幣的貶值趨勢似乎告一段落。不過,對中國等資金外流的擔憂依然存在,資源國貨幣的拋售壓力仍很強。有聲音擔憂,根據春節長假結束後的15日開始的一週的中國市場動態等,全球性的避險動作或進一步加強,新興市場的貨幣貶值趨勢可能再次推進。
顯示美元綜合動態的美元指數進入2月以來下跌了4%以上。受到美元貶值利多的是亞洲等內需堅挺的新興市場。荷蘭銀行(ABN AMRO Bank)的外匯策略分析師Roy Teo指出「投資者轉為購買受惠於商品價格下跌和美元加息擔憂降溫的貨幣」。
不過,新興市場經濟結構的脆弱性並未改變,對資源國經濟的擔憂根深蒂固。原油價格持續下跌,俄羅斯盧布2月之後下跌了5%以上。南非蘭特和巴西里爾等資源國的貨幣也復甦緩慢。
全球投資者正持續從新興市場抽出資金,不少觀點對亞洲等新興市場貨幣的持續上漲持懷疑態度。美國美林銀行統計顯示,截止2月10日的一週內,從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凈流出13億美元的資金,連續15周凈流出。此外從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也凈流出11億美元的資金。
有聲音擔憂,基於春節長假結束後的中國市場動態,全球性的避險動作或進一步加強。如果全球經濟減速感進一步升溫,亞洲新興市場很難不受到影響。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黃田和宏 倫敦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