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3日的外匯市場,日元匯率升值至1美元兌105.81日元左右。自2014年10月以來,時隔約1年半突破105日元大關。自4月28日日本銀行決定維持貨幣政策的現狀之後,買入日元、賣出美元的趨勢一直持續,政策宣佈之後的升值幅度達到近6日元。日元升值容易招致股價下跌和企業業績惡化,同時經濟上的不確定性也在加強。
買入日元的主要是海外投資者。當美國暫緩加息的預期不斷升溫,日本銀行放棄了貨幣寬鬆,外資銀行認為「不僅是投機資金,中長期投資者也在加緊買入日元和賣出美元」。由於日本目前處於長假期間,企業和金融機構的交易很少,海外投資者的交易容易引起日元匯率的大幅波動。
日銀行長黑田東彥於5月2日(北京時間3日淩晨)表示,目前的日元升值「有可能對(日本)經濟産生不利影響」。雖然黑田稱貨幣政策不以股市和匯率為目標,但「將密切關注對經濟和物價産生的影響,如有必要將果斷採取新一輪貨幣寬鬆政策」。但市場上很多觀點認為此番言論「與之前沒有明顯差別」,日元升值仍未止住腳步。
在日元迅速升值之後,市場上一部分觀點認為日本政府將拋售日元進行干預。但美國財政部在4月29日發佈的匯率報告書中牽制了拋售日元的干預行動。巴克萊銀行的門田真一郎表示,「長遠來看,日元仍被低估,拋售日元進行干預難以得到理解」。5月20~21日,G7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將在仙台舉行,有觀點認為在此之前日本很難採取匯市干預措施。
大和證券首席外匯分析師龜岡裕次認為,「在1美元兌105日元的心理關口上,日元的升值趨勢或將暫時止步,重返110日元的可能性很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