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12月1日開始計算和發佈的新股票指數「日經Asia300指數」的構成企業增長力非常突出。成分股當前的總市值超過100億美元的140家企業中,四分之一的企業過去5年的股價增長率突破了2倍。在隨著經濟發展而擴大的中産階層的旺盛需求下,基礎設施、通信和房地産等廣大行業持續實現增長。
該指數的成分股為324家。包括中國、南韓、東盟(ASEAN)的6個國家等亞洲11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性企業。
過去5年裏股價翻倍的企業有36家。最近1年隨著中國經濟的減速和英國脫歐等,行情被拉低,不過股價一年提高1成以上的企業仍達到17家。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企業為運營泰國曼谷的空中門戶——蘇凡納布國際機場等主要6個機場的泰國機場公司(AOT)。紛紛乘坐廉價航空公司(LCC)航班等的亞洲人變多,機場旅客數量穩步增加,股價上漲至5年前的9.1倍。
尤其是蘇凡納布機場,持續承載超過預期的旅客數量,一直滿負荷運轉。AOT計劃2021年將該機場的承載量提高至目前2倍的年間9千萬人。計劃合計為6個機場投資2000億泰銖,用於增強承載能力。
智慧手機經濟圈的擴大也推動了亞洲企業的增長。印度尼西亞最大的國有通信運營商印度尼西亞電信2016年1~9月的純利潤為同比增長28%的14.7萬億盧比。該公司總裁Alex Sinaga信心十足地表示「力爭轉型為數位通信企業」。
智慧手機的需求還為製造業帶來了良好影響。高品質鏡頭的需求旺盛,台灣大立光電的股價5年上漲至7.4倍。
日經Asia300指數敏感地反映了這些企業的增長力。與過去10年的參考值相比上漲60%,上漲率超過了日本和歐美的主力股指,起拉動作用的是亞洲中産階層的擴大。
據美國調查公司尼爾森數據,東南亞、中國和印度日均可支配收入為16~100美元的中産階層在2012年合計約為12億人,到2020年預計將增加約6成,達到19.4億人。
亞洲開發銀行(ADB)9月也將2016年亞洲新興市場國家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預期上調至5.7%。預計2017年也將保持相同水準的增長,與增長率為1~2%多的歐美相比,亞洲的勢頭非常明顯。
其中尤其受益的是社會基礎設施、通信和房地産等進行長期「國家建設」的企業。以這些行業為中心吸引了投資資金,形成了推動股價上漲的良性循環。
菲律賓零售巨頭SM Investments旗下的SM Prime Holdings在該國帕賽市運營著亞洲最大的購物中心等,正在擴大針對大型商業設施的投資。
會德豐是香港以房地産開發為中心,還從事零售和港口等廣泛業務的綜合企業,在大型商業設施方面,來自東南亞的顧客持續增長。股價上漲至5年前的2.2倍。通過股價指數傳遞充滿活力的亞洲企業今後將進一步受到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安川寬之 東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