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日前宣佈將收購全球最大有色金屬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港交所意在強化自己作為中國與世界間紐帶的功能,在與全球各大交易所的競爭中勝出。這和LME重視以全球最大消費市場中國為主的亞洲市場重要性的思路相符,因此此次的大規模重組得以實現。
 |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情形 |
在股票交易方面已躋身全球頂級行列的港交所之所以一定要收購LME,主要是想從作為中國與世界間的紐帶方面尋求活路。之前,港交所曾通過吸引中國企業赴港上市實現了巨大的飛躍,此次港交所瞄準的新增長引擎是中國以迅猛勢頭持續消費的「商品」。
港交所首席執行官(CEO)李小加在6月15日晚在會見記者時強調稱,想成為為中國服務的交易所。其戰略是把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各種必要的金融功能,為商品交易提供必要的平臺作為其自身的生存之道。
在主力業務的股票交易上,這一戰略大獲成功。中國本土企業接二連三赴港上市助推香港成為世界第一大IPO市場,義大利Prada等歐美知名企業也被吸引而來。
在英國統治時期形成的法制優勢再加上中國大陸金融市場改革滯後,使得港交所的戰略得以成功。目前外國投資者投資中國大陸上市股票仍受到制約,但可以自由交易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大陸企業股票。
繼股票之後,港交所又把目光投向了「商品」。李小加表示通過收購LME這一業界最強平臺,不僅可以實現收入管道多樣化,港交所還將一躍成為全球商品交易市場的領軍。
此外,此次收購LME還因為港交所管理層的強烈危機意識。隨著中國金融市場改革和經濟自由化的發展,香港的力量有可能不斷減弱。李小加表示希望收購LME也是因為迫切意識到如果無所作為香港將被邊緣化。
(川瀨憲司 香港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