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衝擊」波及亞洲高科技股
2019/01/04
美國蘋果當地時間1月2日下調營收預期一事正在動搖亞洲股票市場。iPhone在中國市場銷售低迷的情況浮出水面,向蘋果供應零部件和構件的亞洲企業的業績下行隱憂擴大。在日本股票市場,村田製作所和太陽誘電等股票比2018年底下跌1成以上,同時,高科技股比例較高的台灣股市和南韓股市也連續走低。
![]() |
4日的日經平均指數一度較2018年底的收盤價比下跌超過700點。主導下跌的是蘋果概念股。村田製作所一度比2018年底下跌13%,創出2年零2個月的新低。太陽誘電也下跌14%,創出了1年零8個月的最低水準,此外,TDK和日東電工等也聯袂走低。
在其他亞洲市場,自3日起蘋果下調業績預期導致蘋果概念股下跌,4日繼續遭到拋售。在台灣市場,台灣積體電路製造(TSMC)較前一日下跌4%,創出約1年半以來的新低。鴻海精密工業和大立光電等的股票也遭到拋售。而在南韓市場,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等高科技股下跌明顯。
在蘋果概念股下跌的背後存在一種危機感,即「iPhone銷售低迷不僅導致零部件和構件供貨量減少,還可能帶來降價壓力」(Asset Management One公司的山田宗賴)。此次蘋果下調業績預期的主要原因是在中國市場上最新機型iPhone XR銷量低於預期。這體現出,在智慧手機變為通用産品的背景下,「只要是蘋果品牌就能高價銷售」的時代已經終結。山田表示,「蘋果的業績預期存在今後進一步下行的風險。日本的電子零部件股等蘋果概念股難以積極買入」,這種看法正在成為市場的共識。
實際上,2018年夏季前後已經開始傳出蘋果低迷的情況。但是,股票市場卻對此次下調作出明顯反應,原因是「蘋果被視為企業業績觸頂的象徵」(三菱UFJ國際投信的小山洋美)。對於以中國經濟為代表的世界經濟前景,慎重的看法正在加強,投資者一直在逐步降低股票持有比率。到目前為止,對企業業績的影響僅僅是「隱憂」,但隨著世界大型企業實際下調業績預期,開始被意識到是「現實」。
如果僅限於日本股票市場,自2019年初以來加強的日元升值正在成為進一步的沉重負擔。小山表示,1日元的升值可使東證一部的企業業績被拉低約1%。對於2019財年(截至2020年3月)的共識是實現5~6%的利潤增長,但如果日元升值至1美元兌110日元至105日元,這一預期將化為泡影。小山表示,「市場已開始考慮下財年日本企業的利潤下降風險」。
世界經濟將在多大程度上減速?在多大程度上對企業業績産生影響?在弄清這些之前,股票市場或將無法重拾樂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