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起日本的動畫導演,人們一定會想到諸如宮崎駿、大友克洋、押井守這樣耳熟能詳的名字。而如今,日本新生代動畫導演也正在世界各大電影節上受到關注。他們中大多善於運用數位設備、是在1個人也能進行創作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正帶著充滿個性與自由的思維走向世界。
 |
水江未來導演的《WONDER》 |
微小的細胞不斷産生,又隨即消失;「啪」的一下出現的橢圓反覆伸縮。像配合音樂跳舞一樣,抽象圖形接連不斷地變換著形狀,刺激著觀眾的想像力。這就是水江未來導演(32歲)創作的《WONDER》的一個場面。該作品入選了2月6日至16日舉行的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短片競賽單元。
音樂與抽象畫的融合
這部作品的創作採用了獨特的方式,即自2012年4月以來的1年裏,每天手工繪製相當於1秒鐘的24幀畫面,然後導入個人電腦,再通過網際網路發佈。水江導演表示,就像寫日記那樣,「表現了當天感受到的東西」,同時稱,「看起來相同的日常生活每天都在一點點改變。希望大家能借此注意到充滿奇異和驚喜的每一天」。
在日本多摩美術大學就讀期間,水江導演總是描繪細膩的圖畫,恩師曾表示,「這些畫如果動起來將很有意思」,於是水江將目光轉向了動畫。就這樣,將音樂和抽象繪畫組合起來的「抽象動畫」誕生了。水江導演充滿自信地表示,「希望在電影節上得到好評,獲得大家的認可」。自22日起,由其初期作品以及新作融合為1部電影的《WONDER FULL!!》將在日本各劇場上映。
在柏林國際電影節短片競賽單元還有另一部日本動畫電影入選,那就是水尻自子導演以鐮倉為主題創作的動畫《鐮倉》。水尻自子是1984年出生的女性年輕導演,因利用線條畫描繪臀部和嘴等身體部位動作的作品而受到關注。
 |
森田修平導演的《九十九》 |
森田修平導演(35歲)的《九十九》獲得了將於下月開幕的美國奧斯卡獎短篇動畫的提名。這是大友克洋導演等人參加製作的omnibus電影《SHORT PEACE》中的一個部分。其主題是「萬物皆有靈魂」這一日本式思維,以18世紀為舞臺,描繪了生活在傘與衣服上的妖怪與人類男性的交流。讓人聯想到日本畫的畫面以及融合具有縱深感的3DCG的影像讓人印象深刻。
森田修平導演此前曾憧憬實拍的SF電影,但無法想像能在日本製作類似好萊塢那樣的大製作。森田表示,「如果是日本動畫,就能描繪SF,而且品質也毫不遜色」。在其大學時代,能進行影像編輯的個人電腦開始以普通人能接受的價格銷售,這樣一來,「依靠自己力量也能製作1部作品」,據稱這也是其涉足動畫領域的原因。
借助數字的力量傳達個人感性
如今,一張張描畫、然後利用相機拍攝為底片這一傳統的動畫製作方式正逐漸淡出歷史舞臺,另一方面,隨著個人電腦和軟體的普及,即使個人也能從事動畫製作。此前,追求藝術性的作家一直自己進行製作,但由於技術的普及,製作群體有所擴大,出現了力爭製作商業電影的人。
因為有了個人電腦和掃描器,因此即使手工作畫「也可以不必在意相機鏡頭能否容納下。就像在畫布上畫畫一樣,將頭腦中想像的影像原封不動地表現出來」,堅持進行手工繪畫的水江導演如此表示。
新海誠導演(41歲)則毫不諱言的承認,正因為有了個人電腦才成為動畫導演。其作品的特點是影像具有數位繪畫特有的細膩和鮮艷色彩。基本由一個人完成的短篇作品《星之聲》(2002年)在海外的創作者中成為了話題,如今在國內外擁有狂熱的粉絲。而去年上映的中篇動畫《言葉之庭》包括參加活動在內,已經在亞洲和歐美等11個國家和地區上映。
借助數字的力量,直接向世界傳達個人的感性。這種創作者的崛起正在擴展動畫的可能性。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文化部 關原NORI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