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的經濟狀況以及民營企業的經營,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採訪了中國車載電池企業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
(注:本文由日語原稿翻譯而成)
 |
天能集團董事長 張天任 |
記者:請您談談天能集團的特點。
張天任:天能集團是中國最大電動自行車和摩托車電池企業。不僅從事電池的生産,還涉足研究、銷售和回收等一條龍業務。在中國國內擁有6萬個銷售網點。最大客戶是中國電動自行車和摩托車大型企業愛瑪科技,面向該公司的銷售額每年超過10億元。
目前正在積極發展的是小型純電動汽車(EV)電池。在中國農村,此前馬車、三輪車和拖拉機等被當做交通工具使用。但是,汽油等石油燃料成本高昂,同時會導致環境惡化。小型純電動汽車具有低成本,不會排放廢氣,有助於防範大氣污染。適合作為中國農村新的交通工具。
記者:您如何看待技術水準的定位等?
張天任:本公司的電池性能一直在接近松下和三星電子的水準。1次充電可行駛300~400公里。技術水準與國際水準仍有差距,但希望有效利用中國巨大的電池需求這一優勢,以儘快追趕。
最終目標不僅是單純向企業供應電池,還將全面向企業提供電池的管理和控制系統。為此,正在不斷展開研發。
同時還致力於生産效率的改善。過去每名員工每日的産量僅為100個,但通過推進自動化,現在能生産1千個。
記者:有哪些拓展國際市場的措施?
張天任:本公司的優勢在於性價比很高。今年計劃在美國、加拿大和德國建立銷售基地。在美國和加拿大,正在銷售割草機、電動工具和純電動汽車使用的電池。不過,銷售剛剛起步,銷量仍然很少。此外,還已開始在越南和土耳其銷售。
記者:如何評價日本企業?
張天任:日本走在世界電池技術的最前列,希望與日本企業和研究機構展開共同研究。日本企業能夠借助本公司在中國的豐富銷售渠道,在中國銷售電池。
本公司已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可以根據國際規則展開合作。應該能利用中日兩國各自的長處,建立雙贏的關係。
記者:經營目標是什麼?
張天任:在電動自行車和摩托車電池領域已成為中國最大企業。接下來將是在小型純電動汽車電池領域成為最大企業。而最終目標是成為像美國特斯拉汽車那樣的純電動汽車行業頂尖企業。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土居倫之
——————————
張天任:生於浙江,將瀕臨破産的當地電池工廠培育為中國屈指可數的電池企業。擔任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等職務。現年53歲。
天能集團:中國大型電池企業。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旗下核心企業天能動力國際2014年度銷售額同比增長3%,達到140億元,最終損益為虧損3億元。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