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滴滴出行在中國市場上的高歌猛進可以看出中國當局希望培育本國行業領軍企業的意圖。
2015年,在國內搭車市場握有超過50%份額的「快的搭車」和握有40%份額的「滴滴搭車」合併為「滴滴出行」。當時就有人質疑兩家公司的合併「是否涉嫌壟斷」。也有人指出,合併是為了避免紅包補貼的過度競爭。
隨著兩家公司的合併,中國人經常利用的線上支付服務增加也促使滴滴用戶進一步增加。2013年,滴滴接受騰訊的出資後,開通了微信支付和微信搭車入口。乘客可通過微信快捷方便地支付搭車費。
與快的合併後,滴滴出行又增加了快的母公司阿里巴巴的支付寶服務。司機和乘客雙贏的商業模式讓滴滴出行得以迅速發展。
滴滴出行CEO程維鄭重其事地表示,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企業也有機會,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感謝國家對於網際網路的大力支援和對創新的包容。中國政府計劃在11月將網約車服務合法化。滴滴在沒有對手的中國市場上,將繼續高歌猛進。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阿部哲也 北京 小川義也 矽谷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