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企業 > 聯想手機的「迷走」

聯想手機的「迷走」

2017/03/29

PRINT

  聯想集團似乎走到了分岔口上。作為難以實現快速增長的個人電腦以外的新業務,聯想在智慧手機領域推進了收購,但2016年10~12月的手機業務出現虧損,並且看不到實現逆轉的可能性。聯想有著收購美國IBM個人電腦業務的成功經驗,但在智慧手機領域未能發揮這一經驗。陷入「迷走」的聯想今後會何去何從呢?

 

北京市內經銷聯想産品的店舖

 

  在3月上旬于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的全球最大移動産品展銷會「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聯想總裁兼首席執行官(CEO)楊元慶提到要從零開始,表達了重振智慧手機業務的決心。

 

  僅僅在3年多之前,2014年聯想收購「摩托羅拉」手機業務時,楊元慶還信心十足地表示,聯想將在迅猛增長的智慧手機領域成為強大的全球性企業。楊元慶買的第一部手機就是摩托羅拉,他也親自出面進行收購談判。但以約29億美元從美國谷歌手中收購摩托羅拉的決定似乎事與願違。

 

  楊元慶認為,在以低價位為中心的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聯想的手機業務較強,與擁有品牌實力在已開發國家較強的摩托羅拉能夠互補。作為楊元慶主導的在個人電腦以外培養業務支柱的「PC+」戰略的一環,聯想強化了智慧手機業務,2014年的全球市佔率上升至第三位。

 

  沒能堅持不干涉

 

  然而,看似美好的未來很快就褪色了。在聯想的大本營中國,手機銷售陷入低迷,在摩托羅拉佔優的美國和巴西,銷量也快速降低。2015財年(截至2016年3月)聯想的智慧手機業務稅前損失4.69億美元,成為聯想時隔7個財年出現最終虧損的主要原因。2016年10~12月,聯想智慧手機業務的營業額減少了23%,計提了超過1億美元的稅前損失。

 

  聯想在個人電腦上的併購(M&A)取得成功,為何會在智慧手機上受挫?一名前高管分析認為,「個人電腦取得成功的關鍵,是重視當地需求和徹底貫徹不干涉主義,而在智慧手機業務上沒能堅持這兩點」。

 

  聯想的實際創始人、母公司聯想控股的董事長柳傳志曾指出,不要沉迷于技術,而是要重視客戶和地區。收購IBM的個人電腦業務時,聯想僅最低限度向IBM導入了自身的機制,備貨和營業戰略全部交給當地負責。與NEC的個人電腦業務合併時,也是採用符合日本需求的營業戰略而佔據了日本國內第一的市佔率。此外,也幾乎沒有從中國向日本派遣人才。

 

  對客戶的聲音反應敏感深入聯想的DNA。不僅是技術實力,聯想還憑藉強大的銷售能力在萌芽期的中國個人電腦行業嶄露了頭角。

 

  但聯想在摩托羅拉業務上表現如何呢?據相關人士透露,出身於個人電腦部門的董事非常重視向中國投放新款智慧手機。受設計等的影響,在投入海外市場的時間略微遲晚。在中國,摩托羅拉的品牌實力也低於預期,銷售增長緩慢。還有觀點指出,手機業務的高管更換頻繁,組織內部混亂。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5
具有一般參考性
 
3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4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